而此时,在交州,东南部的大海之上。
阳光明媚,微波粼粼。
漫天翻飞的海殴群中,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匆匆向西南方向行驶。这支船队的主帅,便是陶应。
时值九月下旬。
从从秣陵出发之时,西风浩浩,寒风刺骨。数天之后来到南方海域,又是骄阳似火,暖风袭人。
一半是冰,一半是火。
恰似冰火两重天地。
当初,在秣陵的州牧府中议事之时,陶应便与郭嘉定下了这……“不救会稽,直击交州”的策略。然后,就带着三万人马,乘坐海船直奔南海而来。
随陶应一起来的还包括:郭嘉、周泰、凌操,何曼、典韦、许褚。可谓是兵强将勇。
两百多艘大海船一路南下,走的是外部海域,与大陆海岸线相距在四十里以上。外海行船,是为了不让士燮发现自己的行踪。
因为士燮也是有战船的,而且,身为岭南霸主,战船还不少。不过,他的那些战船,都还是传统的手桨平底船,只能够贴近海岸线前进。而陶应的大海船大离岸四十余里航行,便可以完全脱开士燮斥候船的视线。
这样就可以不让敌方知道自己军队的行踪,从而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
此时正是冬季,这是一个没有台风的季节,季风的方向也是由北向南。陶应的海船舰队,刚好顺风顺水。
仅仅用了五天时间,船队就来到了珠江口的外海。
按照陶应前世的记忆,这里应该是属于万山群岛海域,离濠境澳(即今澳门)大约相距十里左右。
本来是想去濠境澳的。
但是,觉得濠境澳与珠海离得太近。为了军情保密,最后还是决之选择在离岸较远的一个无人岛外停靠休整。
一路颠簸远道而来,人马都很疲惫,适当地休息几天恢复体力,是完全有必要的。
欲速则不达。
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大战。
……
到了第三天晚上,皓月当空,风浪不惊。
凌晨子时,陶应下令所有人马登船启航。在抓捕并收卖的几位渔民的带领之下,乘着月色,直奔珠江入海口而去。
寅时,天犹未亮。
陶应的舰队已经赶到了珠江入海口,然后在渔民们的指导下找了一个比较偏僻的海湾,人不知鬼不觉地登上了海岸。
上岸之后,首先出动的骑兵。
经过上次的徐州之战,陶应现在的骑兵有了七千多人。不过,这次只带了四千。其中两千虎士,两千轻骑。
四千骑兵一齐出动。
由陶应亲自统率,在几名向导的指引下,趁着夜色,马束口、人衔木,向着大约四五里之外的番禺城,悄悄潜行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