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的自然懂,不懂的,贾诩也不想解释。
给袁术送十万石粮,无非是让袁术能够苟延残喘,坚持得更久一点。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小心思。
其一,为陶应扬名。
让人对外声称,陶应是为了给流民买路,才给袁术送粮。又委托张绣一路接济、护送流民,这样一来,陶应爱惜百姓的名声必会再次传扬开来。
自己还未到江东,就先献上这一策,必会得到陶应的重视。
其二,带上几万流民去江东,也让陶应觉得自己虽是“毒”名在外,也是爱惜百姓滴。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贾诩已不再犹豫。
在再次对比曹操和陶应的所做所为,尤其是看到曹操的绝户计造成的可怕后果之后,贾诩觉得曹操终究是太过阴狠,跟这样的老大在一起,无论什么时候都得小心翼翼。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给害死。
而陶应的性格就显得宽仁很多,也敞亮很多。
谋人者,先谋己。
贾诩做出这种决定,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在乱世中保命。
……
在让人给寿春的郭嘉送信之后,贾诩再次建议张绣放慢行军速度,每天只行军10~15里。这样才能收拢更多的流民。
用了足足十五天时间,才带着六七万流民,浩浩荡荡地赶到寿春。
当贾诩赶到寿春时,陶应已经在寿春城外十里等着了。
在得知贾诩要来消息之后,陶应就告别了吕玲绮,带了一队亲兵来寿春等待。对陶应来说,贾诩是必须要收服的人才,无论怎样重视都不过分。
出城十里相迎。
这种待遇,也只有打了大胜仗,凯旋归来的将军才可以享受。而陶应却毫不犹豫地将这种待遇给到了贾诩和张绣。
见到陶应如此善待自己,贾诩和张绣都很是感动。
离得老远,便下马步行。
陶应也大步上前迎了上去,三人于途中相会,贾诩和张绣拜伏在地,口称:“见过骠骑将军。”
没有叫主公。
不过,陶应并不在意。
先是上前扶起张绣,拍了拍张绣的肩膀,大声笑道:“久闻北地枪王之名,今日见之,果然是英武不凡。”
顿了一下,又道:“令叔张济将军,虽是董卓麾下,却待百姓极善。吾久闻其名,恨无缘一见。闻其家眷犹在,今来江东,吾自……自……自必善待之。”
张绣闻言,又赶紧致礼称谢。
陶应再次扶起张绣,又寒暄了几句,这才看向趴在地上的贾诩。
却没有急着去扶。
而是问道:“本将安排在你府中的寒鸦司,应该早就被你识破了吧?”
“确实如此。”
贾诩笑道:“贾某不想与将军为敌,所以,就索性也没有抓他。”
“这个本将也想到了。”
陶应笑道:“早在三年之前,寒鸦司创建之初。在你还没有到达宛城之时,本将就在宛城安排了不少寒鸦司人员,为的就是想要将你“接”到本将身边。
那些寒鸦司分成几个独立的组别,彼此互不统属,也互不知道对方身份,只有在发起行动之时才以特殊暗语相通。潜入你府中之人,只不过是其中一组而已。
这一组人就是故意送给你去识破的。
你识破了他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而对互不认识、互不统属的其它几组寒鸦司人员,就失去警惕之心。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