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决战之前,还有许多安排。
虽然之前各级将领已经就双方决战进行过沙盘推演,但是,这么大的事情,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必须让所有将士都明白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遇到怎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陶应拿起笔来,上前将时间改了。
然后,挥了挥手,让使者自行离去。
转过身,对亲兵道:“通知都伯以上将官,来战研堂参加军议!”
……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时值冬季,天气阴沉,朔风浩浩。没有下雪,却滴水成冰,撒尿成棍。
天亮时分。
西边曹营方向首先传出了沉闷的战鼓之声。紧接着,东边的陶营也传出沉闷的战鼓之声。
双方营地中间是一片无垠的空旷之地,各自敲响数十面大鼓,一时之间,鼓声彼此呼应,虽是相距十四五里,彼此也都能听得见。
随着鼓声响起,双方营寨的数十处栅墙几乎同时被推开,旌旗招展中,一队一队的将士从营中快速跑出,在外面的旷野中列出整齐的队列。
然后,踏着鼓点,结阵而进。
……
陶营一方,一辆高大的望车从军营中缓缓推出,望车顶上,十几面各种色彩搭配的彩旗迎风飘场,而在这些彩旗之下,有一人身材高大,金盔金甲,身披火红战袍,极其骚包。
这人就是大将军陶应!
此时的陶应,一手搭在望车顶上的栏杆上,一手拿着望远镜,低首翘臀,那样子,跟气宇轩昂扯不上半点关系,倒是有些辣眼睛。
有了望远镜,曹军的阵形尽收眼底。
一边观察着曹操的阵形,一边口中发出“啧啧”赞叹之声。
“果然不愧是兵法大家!”
忍不住出声嗟叹道:“军阵整齐,旗帜鲜明。阵与阵之间互为依托,往来交通便利,寓攻于守,可进可退。曹操用兵,吾不如也!”
这不是谦虚。
也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试问三国时期,若论指挥大兵团作战,又有几人能比得过曹操?
一年之前,陶应见过袁绍十几万军队列成的庞大军阵,当时心中已经有些震撼。但今天见到曹操这十几万人组成的军阵,感觉比袁绍那军阵更加精妙,更加适用。
那么,自己能不能打得过呢?
陶应有些心里没底。
虽然这一战自己也是有备而来,但这种大兵团做战,主帅的临场指挥能力,通常会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比起士卒的装备、战斗能力等等,主帅指挥能力会更重要一些。
毕竟双方的经验摆在这里:陶应二十四岁,从未指挥过这种大兵团的军阵决战。而曹操现在是四十五岁,经历过很多次大兵团作战,经验极其丰富。
不过,这一战不可避免。
这是必打之战,只有硬碰碰地跟曹操打上一场决战,并且在决战中击败曹操,自己才能真正奠定中原霸主的地位。
“曹操摆的是鹤翼阵。”
郭嘉在一旁低声说道:“是巨大的鹤翼阵,其骑兵有四万余人,摆出这种鹤翼阵,可以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
陶应点了点头,也低声说道:“鹤翼阵进攻犀利,刚好克制着咱们的雁行阵。这一战,咱们要如何才能取胜?”
“主公勿忧,且战且看。”郭嘉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