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称“徐公”,陶应也觉得不妥,那是一个美男子的名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邹忌遍问众人:“吾孰与徐公美?”大家都说邹忌更美。后来邹忌见到徐公本人,才顿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自己又不姓徐,叫徐公还不如叫陶公。
又有人说称“楚公”,陶应也觉得不妥。现在连兖州和青州都占了,称楚公有些不太合适。
龟公?也不行,那只适用于娼馆。
最后,鲁肃站又出来道:“主公已经称霸中原,不如就称“霸公”!”
“霸公?这个名称不错!”
陶应抚掌大笑,但随即又觉得有些不伦不类,最后还是觉得楚公这个称呼更合适一点。
……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陶应摆祭坛祭天祭祖,由张昭面向天子居住的长安方向念了一篇奏章,奏请天子勅封大将军陶应为楚公。
念完奏章之后,等了片刻,又道:“陛下没有回复,我们就当陛下是答应了。”
然后,就祭天祭祖,自称“楚公”。
公在侯之上。
称公之后,之前的“秣陵侯”就转让给大儿子陶安。陶应治下各地,到处张灯结彩,舞狮舞龙进行庆贺。
由于荀谌负责的钱庄已经开始开业,陶应现在的资金周转得到了根本的好转。索性下令所有治下再次免税半年。
并且大赦天下。
除十恶之外的罪行,一律赦免。
……
一石激起千层浪。
陶应在郯城称公的事传出之后,天下一片哗然,大汉朝的爵位是没有“公”的。
三公九卿中的“公”是官位,不是爵位。
“公”这种爵位源于周朝,周朝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但汉代封爵仅有王、侯两级,所谓“大者王,小者侯”,其他均废。
此前的大汉四百多年,仅有一人称公,就是王莽,称“安汉公”。所以,这个称“公”,比曹操进位丞相还要严重。
但是,陶应现在势力强大,而且深得治下百姓拥护,又没人可以奈何得了他。
……
消息传到邺城,曹操心中大急,赶紧召集位于一众幕僚人在邺城共商大事。
待到众人都来齐了之后,便开口说道:“陶应在郯城自称楚公,出尽风头,尔等觉得,朝廷该当如何应对?”
陈群道:“丞相还只是“侯”,而陶应却称了“公”。这是对丞相的藐视啊。下官建议丞相也称公,以免在爵位上被陶应压制。”
众人见状,也纷纷拜倒在地,齐声说道:“请丞相早日称公!”
曹操沉默不语。
因为这不是曹操想要的结果。
司马懿知道曹操所想,遂起身进言道:“主公乃当朝丞相,爵位当在“公”爵之上,唯有这样,才能在爵位上压制陶应。”
众人闻言,又赶紧说道:“请丞早日相进位称王。”
曹操假意拒绝三次,三次之后,便欣然答应。因邺城位于魏郡,遂称魏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