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了关羽之后,诸葛亮又道:“国与国之间,合纵连横是常用的战略手段。先主之仇,咱们铭刻于心,但没有必要一天到晚挂在嘴边。
更何况,身处诡谲纵横的环境,将真情表露出来。就如同脱光了衣裳给敌人看!
敢问关将军,你大夏天的还穿着衣服,目的又是什么?还不是因为有些东西不能让别人看见?”
关羽闻言,沉默不语。
但脸上仍有不悦之色。
诸葛亮没有理他,只是自顾自地接着说道:“当我们让敌人知道我们固执于某一事,纠结于某一点时,敌人就会将这一点当成是咱们的弱点。然后,抓着咱们的弱点进攻咱们。
是谓避实击虚,趁虚而入也!
而曹操,如今也正是看到了咱们与陶应之间几乎无解的仇恨,才敢进攻咱们。
如果没有这桩仇恨。
他就不但不会进攻咱们,还会讨好咱们。唯恐咱们与陶应结盟一起对付他,更担心把咱们逼急了……而直接将巴蜀……交给陶应!”
最后这一句话是重点。
诸葛亮是一字一顿说出来的!
每一个字都如一击响锤敲打在关羽的心上,让关羽心中的暴戾之气消散于无形,回归清醒与理性。
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用温和的语气问道:“那么丞相打算怎么做?”
“这得分三步走。”
诸葛亮手摇羽扇,侃侃而谈:
第一步,就是祭祀陶谦,委过他人。
具体做法,就是向徐州派出使者,去陶谦坟前祭祀,然后,将当年害死陶谦的事情,推诿给他人。
陶应对咱们的仇恨,源自于先主害死他的父亲。
咱们怀着诚意去祭祀陶谦,再将害死陶谦的事推诿给别人,陶应对咱们的仇恨也就解了。”
关羽点了点头,问道:“推诿给何人?”
“五贼盟!”
诸葛亮道:“当年,先主并没有亲自下手害死陶应,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糜竺、糜芳、陈珪、陈登、曹豹这五人干的。
而如今,这五人都已经死了。
死人,是无法为自己辩服的!
咱们就干脆将他们称为“五贼盟”,然后对外宣称,所有的坏事都是他们五人干的,而跟身为主公的先主没有半个五铢钱的关系。”
关羽闻言,顿觉眼前一亮。
觉得这个办法极好极好!
又问道:“那么,第二步呢?”
“造势!”
诸葛亮道:“第二步就是造势,或称之为……以假乱真。
让所有的人都觉得咱们有意与陶应和解……当然,也不是真要与他和解,只要制造出一种假相就可以了。然后就是第三步。”
诸葛亮换了口气。
又接着说道:“第三步就是……逼曹就范!
具体的做法就是向曹操派出使者,告诉他咱们正计划与陶应结盟,如果他不想受到咱们与陶应的围攻,就赶紧滚出汉中。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曹操绝不会放弃汉中,也不会轻易相信咱们会与陶应结盟。
但是,曹操多疑!
只要咱们有了这个态度,他就会担心咱们在坚持不住的时候会向陶应求援……允许陶应的军队从夷陵进入益州,甚至直接将益州交给陶应。曹操有了这个担心,他就不敢再进攻巴蜀了。”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巴蜀的北边是曹操的汉中和关中,东边是陶应的荆州。而曹操现在最忌惮的便是陶应。正足因为有夷陵山川之险,才导致陶应才进不了巴蜀。
如果蜀汉被逼急了,直接放陶应的军队入蜀,那他曹操不仅得不到巴蜀,以后还得在益州方面也面临陶应强大的军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