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没什么文化,但却知道漆县是通往安定郡的枢纽要道。在云阳起兵之后,便立即挥师攻打漆县。
也是曹操合该倒霉!
当王麻子的义军到达漆县时,漆县的县尉反了。县尉杀死县令,开城迎王麻子义军进城。
这个县尉也姓王。
而且还是员猛将。
此人身长九尺(与关羽一样高),面黑睛黄,熊腰虎背,使一柄六十斤大刀,骑一匹高大的战马,能开两石铁胎弓,腰中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
这人就是原本历史上的悍将王双。
此时,王双才十七岁,因其作战勇猛,已官至县尉。如今见曹操已是穷途末路,便果断地杀了县令,率两千守军迎接王麻子的义军入城。
两军合并,乌合之众达到了两万余人。
随后,因王双勇猛,王麻子推王双为主将,自任副将。而当夏侯渊的骑兵到达漆县城外时,在王双的指挥下,漆县的义军已经布置好了守城。
骑兵无法攻城,夏侯渊只好一边打造攻城器械,一边等着曹操中军的到来。在夏侯渊看来,漆县只有两万乌合之众,只要曹操的四万多人马赶到,必能一鼓而破之。
然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形势的发展,几乎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措手不及。局势再次急转直下,数天之内周边的屯田百姓几乎全都反了。
这些百姓义军有的破坏道路桥梁,迟滞曹操的行军速度;有的则汇聚在一起,在寒鸦司人员的鼓动下,浩浩荡荡向漆县而来。
这些义军人数众多,竟达三万多人。
而且,这三万义军还不仅是由百姓组成,还有很多是造反的管理屯田的士卒。甚至是见风使舵的世家士族的家丁亲兵。
夏侯渊只带了五千骑兵。
但夏侯渊知道不能任由这些义军进城,遂主动向这三万多义军发起了进攻。然而,就在夏侯渊觉得有希望击败这些乌合之众时,城内的王双也带着一万五千人马杀了出来。
一场混战之后,夏侯渊大败。
王双与王麻子等十余义军将领轮战夏侯渊,夏侯渊最后力气用尽,被王双用流星锤击冲后心,受伤落马,被生擒活捉。
但随即,又被愤怒的百姓义军砍成碎片。
所部残兵见夏侯渊已死,便想要弃械投降,但百姓却不肯答应,亦尽被斩杀得一个不剩。
随着夏侯渊败亡,更多的义军进入了漆县,死死地堵住了曹操逃往西凉的道路。
这世上的事情,有因就有果。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徐州屠城,豫州绝户计,强抓民壮攻城,这些都是曹操种下的“因”。而百姓群起造反,便是“果”。
陶应此前宣传承诺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以及曹操在蓝田关外的大败,便是这种因果关系中从量变到质变的诱因。
……
如果说,张燕……“冲冠一怒为儿媳”……是敲响了曹魏败亡的第一声丧钟;
徐庶在蓝田关的……“雨夜火攻”……就是第二声丧钟。
那么,声势浩大的关中百姓起义,便是敲响了曹魏的……第三声丧钟。
事不过三。
纵尔乱世枭雄,也难抵丧钟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