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应最后还是将孙权和司马懿全都杀了,只是让曹丕带回了那幅写着“穷胸极恶”的白绢。
意思是这两人都是大奸大恶之人,绝不能留。
其中故意写错一个字,那是因为曹操也写错了一个字,礼尚往来,这样有来有往,才显得更有意思,仅此而已。
……
在曹丕返回魏军营地的第二天,大量的魏国旧臣哭哭啼啼、骂骂咧咧地来到了陶应的营地。这其中就包括荀攸、荀彧、杨彪、刘晔、毛玠、钟繇、陈群等等。
不过,陶应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礼贤下士的姿态。
而是将他们暂时“保护起来”。
这些人是有才华的,但是,陶应现在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帐下有才干的很多,还有徐州书院、扬州书院、荆州书院等一系列学校为后援,每年都会量产数千人才。
当然,以后可能还会用他们。
但是需要一个……思想改造……的过程!
过早地给他们授官。
那就是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放出去一群魔鬼!
所以,就给他们单独立了一个营地,调了几千军队“保护他们”,他们中有人想求见陶应,想向陶应哭诉,想表忠心,陶应都不予理睬。
见都懒得见他们。
……
第二天,曹操让人将十几个子女送了过来,有人建议陶应将他们安置在徐州,让他们感受徐州百姓对他们的仇怨。
陶应否决了这个提议。
将他们安置在曹操风评稍好的兖州陈留郡。
……
又过了两天。这一天一大早的,陶应刚刚起床,就有亲随来报:“启禀大王,有一群人跪在辕门外,声称要求见大王。”
陶应问道:“都是些什么人?”
亲随道:“一共来了三十几人,跪在前面的是许攸、董昭、崔琰、卫凯、陈矫等五人。”
陶应点了点头,让亲随将这三十几人全都带入中军大帐。
……
没多久,在亲随的带领下,一大群没穿官服、儒生打扮的文人来到了中军大帐。
全都恭恭敬敬地拜伏在地上,口称:“叩见陛下。”
真是乱套了。
自从给曹操送去了一份圣旨之后,从曹操一方过来的官吏,都称陶应为“陛下”,而陶应自己帐下的官吏,则在陶应的要求下,依旧称陶应为“大王”。
看来,称帝的事情得赶紧了。
陶应清了清嗓子,也没叫他们平身,而是问道:“尔等为何不与荀彧等人一起过来?”
这是明知故问。
其实,通过寒鸦司掌握的情报,陶应早已知道这些人是从长安方向而来。
都是些墙头草。
他们这些人,在得知曹操在蓝田关外大败之后,就全都一个一个藏了起来,不仅自己躲起来了,连老婆孩子全都躲起来了。
等曹操走了之后,就又一个一个地又冒了出来。并且屁颠屁颠地跑来想投靠陶应。路上得知陶应给曹操下圣旨的事情,所以,才一致认为应该对陶应以“陛下”相称。
陶应扫了一眼这群二五仔。
信步走到许攸之前,冷哼了一声,问道:“数天前,曹操在灞桥边上,欲召子远议事而不得,不知今日为何又出现在这里?”
“回禀大王,”
许攸依旧拜在地上,大声说道:“许某这是……身在曹营心在夏啊。”
“好一个身在曹营心在夏!”
陶应笑了笑,转向其它人,问道:“尔等也都是……身在曹营心在夏?”
“是的。”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