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气氛也渲染的差不多,提神茶业已到位,秦王果断的切入此次谈话正题。
开场白:“这个时候还打扰两位爱卿休息,实是寡人之过……只是胡阳十万大军出征在外,带去的都是武安君亲手调教的精锐,也是寡人的心头肉啊,孩子在外征战,那个父亲能睡着?”
情绪感染到这里,秦王观察了一下两人的反应--“皆有同感,仔细思索……”
于是接着道:“叫你们来,就是把这件事说道说道,听听你们的看法。谁先说?”
按照身份地位,接下来肯定是武安君发言了。但武安君看起来却是并不着急,显现“戮力思考状”,静做军神,一言不发。
秦王看在眼里。
蒙骜也深谙此道:“老滑头就是老滑头,这是武安君在试探自己,在等着自己动作了……”
蒙骜开口了:“军事方面,武安君是大秦第一人,臣下有请武安君指教……”蒙骜真心地做出受教状。
“蒙卿客气了……”武安君接过话茬,时机已到,当仁不让,直言不讳:“启禀王上,请恕老臣直言,我并不看好此战,此次军事行动虽为战术突袭,实则是孤兵深入的军事冒险,就算是胜了,韩国横在秦赵之间,攻下的城池、掠夺的土地也不能划入大秦的版图,最多是一块意义不大的鸡肋飞地;若不胜,后果用不堪设想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这对于大秦将士多年来用血与火才浇筑起来的军事威慑力——实乃崩塌式毁坏。凡此种种,从大的战略方面考虑,总是弊大于利,实不该打此一仗啊!”
“武安君以为如今赵国的军力,当真能够撼动我大秦锐士?”秦王晦暗如深,面沉如海。
“王上”,白起接茬禀报,“根据臣这些年来派出的一波波细作探查,加上赵国近年对外用兵的情况来看,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赵国新军业已练成,而且战力不容小觑!”
短暂的寂静……
“寡人知道了”,秦王的推测被白起用有力的证据给肯定了。
虽然心里面很沉重,但秦王还是能够做到消极情绪一扫而过。话头转向蒙骜,“客卿怎么看?”
“臣深表认同武安君的看法,且不说赵军战力如何,此次对赵国用兵如果拉上韩国,没有了后顾之忧或许更加稳妥。”蒙骜年岁尚浅,王前回话可谓相当老成。
……
谈话一直进行到后半夜才结束。秦王老谋深算,只做适当引导,基本上保持只听不说态,在武安君及蒙骜把观点陈述清楚细致之后,综合自己的看法,心中已有定谋。
出了王宫,两人互相道别,各自回府。
武安君车驾。家老边赶车边说道:“君上,王上可有明确态度?”
此家老乃白起族亲心腹,按照秦国的连坐律法,实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又跟随白起多年,很多白起的机密要事,他都是经手之人,而且是唯一。
“老伙计”,夜深人静,旁无他人,白起叫起了两人的私密称呼,“王上少年于腥风血雨中继位,经历了宫廷之变,公族仇杀,廷前又有宣后及相国主政,已经习惯了不轻易表态,此次依然……”
“那咋们的一帮子老兄弟能安全回来吗?”家老很担心。
“箭已射出……”白起心事重重,但一瞬间就调整了情绪,“我带出来的兵,可不是那么好收割的,就算是有什么不测,也要扳掉赵军的几颗门牙!”
话说到此,白起眼底深处激射出森森寒光,其周围的温度好似瞬间凝固了。
大秦国军队事务,在白起没有明确态度,甚至是不赞成用兵的情形之下,一意孤行把秦军推向战争的急功冒进之事,也只有相国魏冉能做到,也只有他、能做到让战神白起——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