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鸿停顿了一下。
唐鸿把价值投资和技术交易也引入进来。
“换个说法。”
“比如价值投资。同样一个股票,不同的人对这个股票的看法不同。”
“有的人认为五倍的市盈率就是风险点,他可能在这个股票达到这个位置的时候,选择卖出。”
“有的人呢,可能认为十倍才是风险点。”
“那么,五倍和十倍的根本差别在哪?”
“股票的基础材料大家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对公司的成长或者说对行业的认知感觉不同。”
“或者说,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呈现在我们脑海里,所呈现的思想不同,所以才会造成我们情绪上的变化。”
唐鸿这么一讲,仿佛价值投资的最终形态就是情绪投资。
这就好比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你认为的只是你认为。”
因为你认为,所以你才会如何一样。
唐鸿讲到这个也是借鉴了费雪的思想。
在价值投资领域,公认的价值投资之父非格雷厄姆,别无他人。
但是,格雷厄姆的投资年代,确实是很适用,成就了格雷厄姆的伟大名声。
然而,放到现在,股票市场的不断成长,很难找到格雷厄姆所说的烟蒂型股票了。
如果非得说有,可能要经历一场危机,或者大熊市,才能在股海中用非常小的成本捞到金子。
所以,费雪提出另外一个价值投资的观点。
这就好比怎么去衡量一个东西的价值?
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直观的价格。
价格能代表价值吗?
从经济学领域来讲,价格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价值而已,却无法代表价值。
回想起曾经一年翻两倍的京都房价,唐鸿对这个情绪太有研究了。
为什么会有温州炒房团这个名词?
炒的不就是一个情绪吗?
难道京都的商品房的价值真的是一年翻了两倍吗?哪怕翻一倍,也算说得过去。
然而事实是,京都的价值是缓慢增长的,是人对这个有了另外一个看法,有人利用这个看法,去推动了房价的增长,只是恰巧情绪到那了,买的人很多,所以才会有一年翻两倍的这么一个现象。
所以,温州炒房团这个名词被国家级媒体报道出来了。
唐鸿讲到价值投资的领域费雪的看法。
“费雪认为,如果按照格雷厄姆的投资方式来看,可能一个行业就是五倍的市盈率,但是这个行业是一个新兴的或者说前景光明的行业,那么费雪可能会按照未来的市场容量,来重新估算这个市盈率。”
“可能放大到十倍,甚至二十倍。”
“那么这个行业一定是这样的吗?不一定。”
“有人把这个估算抛出来,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别人按照这个空间去买入了,然后更多的人受到市面上这个消息的影响,也跟风买入了。”
“那么,情绪的交易雏形也就形成了。”
方雷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
非常好理解,确实过往是这样的。
唐鸿看着陷入了思考的方雷,最后补充说道。
“所以,情绪的买卖点很难恒定。有人点燃了这个情绪,有人跟风了这个情绪。”
“只是,什么样的情况你才会跟风呢?”
“这个不好把控。”
“有的人可以三人成虎,可是有的人非得五人成虎。”
方雷收起了自己刚才的心理。
这些东西他不是不明白,只是如果按照坐庄的思维,确实是这样。
最后的拉升,不管是技术也好,还是挂单对倒推升股价也好,都是利用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