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实际损失的兵马,可不止两千多点,还有一千七百的俘虏。
负责运送粮草的民夫,大部分属于无产或者少产的百姓,他们对战争是恐惧的,因为战争只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带来死亡,打赢打输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好处。
自然他们的战斗意愿也是最低的,占了上风就继续送粮食,落了下风就投降,能不能活命,就看这梁山到底如何了?
大王说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又有南面来的逃难人说他们贪财如命,喜欢砍人头。
偶尔也有说他们对俘虏还不错的,只要劳作一年甚至半年就能和那些大宋百姓一样分到农田的,但是大家并不怎么信。
虽然心中惧怕,但是他们没有跑,因为那群铁甲骑士太恐怖了,平日里耀武扬威的上军,一个接触就全死了,还有那些逃跑的也被射杀。
留下来是可能死,想跑是一定死,但凡还有点脑子,都知道怎么选。
王烨立在马上,看着这群跪地请降的高丽百姓,心情略微有些复杂,不过也就是略微罢了。
梁山自有一整套打扫战场,记录军功,安排俘虏的体系,就是新军不熟,五蠡司马也会指挥着把这些事情做好。
所以王烨不忙,留着这处坡地,给所有人以安慰就是他的作用,毕竟之前也没有划水,射死砍杀好多人的说。
到底是历练出来了,对这种三千人斩获的胜仗王烨已经没有多大的感觉。
波澜不惊!
可是这场战斗的影响却是极大的,甚至对整个战场局势的影响都是极关键的。
而且对高丽来说,燕云骑的那种骚扰就是头疼,但是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能击溃三千步兵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代表着,高丽已经失去了在城池营寨之外活动的资格了。
要知道在很多战争中,四千的伤亡都已经是很大的伤亡规模了,不能因为高丽大军有十五万,就觉得四千人是个小问题,不是这么算的。
在所有史书记载的大战中,斩获三千人的胜仗已经是足够影响战争局势的大战了。
而如今高丽十数万,梁山数万大军的战争,王烨本身不觉得有什么,实际上已经是引得天下关注了。
女真,大宋,辽国,甚至西夏,或许不打算在这场战斗中获得什么好处,毕竟这是个半岛,也不算多大一个地方,还那么多山,看上去又土地贫瘠,所以并不被看重。
但是该关注后还是要关注的,这场战争注定万众瞩目!
只是现在,王烨还不清楚罢了。
王烨或者说梁山一直以来奉行的原则就是,当一个战术有用的时候,那就重复使用!
在九月初十的时候,清州城虽然还没有攻下来,但是连环甲骑再次出动了两次,一次斩首一千七百,一次杀敌两千六百;
呼延灼也是真的扬眉吐气,一展抱负,军衔都连升了三级。
拓俊京和李资谦怎么商量不说,只说这呼延灼升官。
梁山升官自有成例体系,作为指挥使和和都指挥使,军衔往上升的标准主要是两个,一是斩获,二是伤亡,大略就是斩获数减去阵亡数,要超过一定比例才成。
萧嘉穗已经有些急了,这呼延灼三战升三级,就让其他指挥使和都指挥使心理不平衡了,要知道这才十多天,照这个速度下去,后面出动打一仗大概就要升一级。
当初制定这个军衔体系的时候,属实有些思虑不周了,没想到重装骑兵那么强,斩获那么多。
要知道步兵想追击拿人头,那可是真的费劲,很多时候,都是击溃,而不是连环甲骑这种击溃和歼灭一起的。
所以这军衔制度,重装步兵和重装骑兵之间确实不太公平。
“没什么不合适的,朝令夕改更麻烦,重装骑兵的军衔提升的计算,可以回头调整,但是现在不成。当初说好的一年一修,那现在就捏着鼻子认了,他们如果有意见,让他们来找我。”王烨说道。
有这么一个标杆在这也挺好的,低伤亡,高斩获,然后升职加薪,有个奋斗目标也挺好的。
“那卢员外那里呢?”萧嘉穗问道。
如果说呼延灼立功升官谁最着急,那大概就是河北玉麒麟卢俊义了。
某种意义上讲,虎豹骑比连环甲还要强的。
王烨摇摇头说道,“师兄应该还稳得住,虎豹骑小试牛刀即可,此时不是大用的时候。”
心中却是明白,连环甲目前来看在战场上的表现很好,其实主要是出其不意,这高丽大军确实算不得强军,对面的指挥官也算不得机敏。
作为领兵大将的呼延灼跟自己说过连环甲骑的缺陷,最简单的应对是拒马,陷坑,而且连环甲转向很难,又不能在大平原上使用,也就是这种地形发挥最好,还需要,轻骑建立斥候优势,才能突袭。
应对连环甲,钩镰枪有用,还有强弩,巨斧,应对的方式很多,当然,面对这些应对,连环甲自然也有对应的调整应对。
只是如今的高丽士卒打起来最简单,用不到罢了。
当然王烨也在感慨呼延灼,当初看书,自然是知道呼延灼的,毕竟连环马也是大放异彩的,呼延灼领着连环马大败梁山,后来在梁山上就再也没有连环甲了,固然是因为梁山大概养不起。
可是这么一个统兵大将,变成着名的单挑平局大师,不也让人挺唏嘘的吗。
还有关胜,这也是屈沉了的,在王烨看来,原本梁山领兵能力最强的应该就是这两位,然后后面出场,基本上都是阵前单挑了~
卢俊义能比他俩适合领兵?
嗯~
也不知道现在请关胜能不能请来,对这位唐斌和郝思文的结义大哥,王烨还是很有想法的。
不提王烨思绪跑的没边,高丽战场上到底是打了胜仗,而且是对高丽大军影响极为严重的胜仗。
只是梁山这打的一场胜仗,还能在东京产生波澜。
··· ···
东京城,潘楼内,最近出现一风云人物,姓丘名引,长相俊俏,身手不凡,吹拉弹唱,三教九流,而且年少多金,端的是不凡。
“丘兄,今日可是来迟了。”一嘴角还带着绒毛的小衙内朝进门的丘引笑道。
“家中夫人闹些别扭,安排好了才过来的。”丘引也是赔笑。
一群人都笑,这丘引出手大方,原是河北富户,家中也出过官,作为家中嫡次子,来东京闯闯,做些牲畜生意。
虽说商贾不该混进这圈子,可是架不住这人知情识趣,而且救过朱孝孙,众人也不好驳了武康军节度使家衙内的面子,所以丘引才能跟他们一块喝酒。
当然主要也是会钞结账来的。
“这位是兵部侍郎家的小衙内,你唤他刘能就好~”
“见过小官人!”丘引叉手一礼。
“这位是工部侍郎家的···”
一圈介绍下来,这个衙内圈倒是对这个丘引感官好了几分,毕竟长得好看总有优待,能说会道的在哪都能混的不错。
众人坐定,三巡酒过。
“这酒倒是不错,可惜现在越来越贵了。”朱孝孙说道。
“朝廷对梁山围堵的越来越严了,这酒运着就费劲,过的手越多,自然就越贵。”刘能说道。
“这酒竟是那梁山贼寇做的?”有人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