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跟辽国的战事初步结束,梁山政权初步稳固,王烨就已经在想着调整这份名单了,也是参照了许多人的意见,跟人讨论了很多,才有了这部分名单。
齐王:王烨——梁山政权掌文武总扛把子,安东都护府大都督;
亲卫统领:王石头、李天锡、董平;
左军师:许贯忠——安东都护府副都督兼锦衣卫总指挥使;
右军师:闻焕章——参知政事(虚衔)兼梁山分寨知州兼徂徕山总管
前军师:李助——辽东安抚使兼军情处指挥使;
后军师:萧嘉穗——安东都护府枢密院同知院事兼管五蠡司马,统管梁山治下军官升迁、军功考核、兵马调动、粮草兵器分拨等诸事;
梁山毕竟是从山寨来的,以四个军师为例,哪怕如今梁山愈发正规了,依然要保留着四个军师这种不伦不类的编制,而且兼职的都是高位。
或许以后会调整,但是现在来说,他们代表的是王烨之下,其他人之上的地位。
许贯忠算是王烨副手,这个副都督的名号,实际上就是王烨如果不在,许贯忠可以插手所有事情,并且统领全局的大义所在。
闻焕章算是梁山总负责人,实际上梁山的位置一直重要,没有梁山输血,高丽这边发展不了那么快,而且那也是安东都护府跟人对接的窗口,职位不算顶尖,但是很重要,所以闻焕章加了参知政事的衔。
筹功,为数不多的虚衔。
李助是同王烨聊过,没有做高官的心思,也自觉没有做高官的本事。虽然挂着辽东安抚使,但是这个是紧急状况下统领辽东诸事的名义,不管庶务的,如今的主要值司就是在辽国和金国的情报管理,毕竟这是未来梁山最大的可能的两个敌人了。
萧嘉穗则是一般意义上大宋的西府相公,枢密院总负责人,军政文武分治中的那个武,除了调兵下令,基本上其他的军事相关都管着了。
宗泽——安东都护府长史兼安东都护府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政务);
赵鼎——安东都护府参知政事兼开城知州(副管政务,宗泽之副);
万俟卨——门下侍郎,政令起草,佐齐王;
吕颐浩——户部尚书;
蒋敬——户部侍郎兼济州岛知州;
韩浩——吏部侍郎;
吕好问——礼部侍郎;
蒋兴祖——兵部侍郎;
裴宣——刑部侍郎;
汤隆——工部侍郎,主管全国城郭、宫室、舟车、军工器械、钱币、河渠等政令;工部司郎中:九尾龟—陶宗旺、玉幡竿—孟康、玉臂匠—金大坚、轰天雷—凌振
以上部分大概梁山的顶层建筑了,这其中侍郎统一是参照大宋从三品待遇,然后打个五折;
宗泽、赵鼎、万俟卨三人不说,本就是做着这些工作,实际上安东都护府的日常政务负责人,一个拍板的,一个帮忙拍板的,一个传王烨令的。
至于六部,梁山以前可以没有六部,但是现在梁山已经三百多万百姓,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中,就必然要有六部统筹全境的。
正常六部正官是尚书,是真的从二品高官,王烨这次也算是封赏但是没有弄到头,毕竟大部分人从功劳上讲,也不合适整那么高待遇。
而且你自己弄个六部尚书,朝廷面子上不好看~
好吧,这个时候想起来朝廷面子了。
正常吏部是六部之首,但是王烨这里把户部排在了六部第一,而且户部吕颐浩是尚书,六部之中唯一。
没办法,人家来梁山之前就已经是五品高官了。
户部如今管着百姓安置,户籍,税收,也是梁山个顶个重要的第一部;
韩浩做吏部侍郎,除了韩氏在梁山做知县通判佐吏的人多,也是筹功,毕竟梁山能快速稳定高丽,梅花韩氏支援了大量的基层官吏,功不可没,所以这吏部侍郎就是韩浩。
同样的吕好问那也是,都是实在亲戚,人品学问上也是顶尖的,包括后续推广私塾教育,选才,还需要吕家大力支持,所以吕好问就是礼部侍郎。
蒋兴祖则是梁山一个相对全面的人才,什么都能做,总管兵部,因为枢密院真正管着调兵、军功计算、军官升迁考核,兵部相对来说更多的协助萧嘉穗做军士军饷、退役、军功田、民夫、预备役征选这些事情;
裴宣主管刑部,是王烨推了许久的事情,没什么可说。
只有工部,汤隆被抬到这般位置有些人是有意见的,,不过王烨坚持,别人的意见也就只是意见了。
王烨有自己的判断,首先汤隆是匠人,还是真正技术顶尖的匠人,所以吃过外行指挥内行的亏的王烨,选择了用内行管内行。
而且汤隆的管理能力,梁山规模超过三千的匠人团队已经证明了。
工部除了打造器械,未来还有盔甲武器研究、火器制作等各种职能,所以王烨还把差不多所有的专业技术人才都弄到工部去了
而把工部原本管着全境水利这种事关民生的事情交给了赵鼎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