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借贷、担保这么些事情,实际已经有人在做了,并不新鲜,蜀地更是早就出现了交子,可以理解成纸质货币前身。
而王烨只是用自己有限的经济学知识,给了赵开一个方向,然后赵开整合,就成了齐国钱庄。
如今在燕京城、日本京都、高丽汉城(后世首尔)、济州岛、琉球、河北大名府、京东东路登州、济南、云地大同各处铺展。
日进斗金不足以形容捞钱的速度。
关键是,银行的出现,确实极大的刺激了,齐国本来被官方计划经济压制的民间经济发展。
钱庄只是赵开的功劳之一,并不是全部。
赵开更大的功劳,是厘定税率。
这个事情,比银行重要的多。
税收多了,百姓负担重,吃不饱,自然不成。
税收少了?不要闹,还得养几十万大军和数量日渐增多的官吏体系呢。
赵开走访各处,研究各处工农业发展,拟定调整全国税制,如今事成,功莫大焉。
“此番税制调整,我计划五年内不可再调,朝令夕改的也不合适,本来我想给后世写下永不加赋四个字装逼的,后来想想,可能不合适,所以就没写。”王烨道。
“永不加赋确实不合适,只是咱们此番税制,短期内,确实不宜上调的。”赵开在上调处加重了语气,强调一下。
赵开做的税率,还是偏高一些的,不是说百姓负担不起,而是针对齐国朝廷的花销,做的钱是富裕的,这也是因为齐国需要弄的大工程太多,还预留了扩军的费用。
嗯,赵开私心里面,还有给王垚存的家底。
隋炀帝都有他爹留的家底,赵开自然也得给王垚留一点,户部管着各州各部预算,预算这个词很好,赵开很喜欢,形容的很准确。
也是因为预算问题,赵开在文官群体的风评不是很好,铁公鸡的外号都有了。
所以赵开是扛着巨大的压力,在给王垚表忠心呢~
咳咳,远了。
“靠农税发不了财,但是农业却是商业根本,粮食不富裕,什么商业都是假的,户部还是要侧重农桑的。”王烨道。
“喏!”赵开点头应诺。
“本就是闲聊,不用那么拘谨,你游历各处,觉得百姓这些年生活如何?”王烨问道。
“大略能吃饱穿暖,太平盛世。”
“只是吃饱穿暖···罢了,能吃饱穿暖也不错了。”
“陛下心中有大志向,只是咱们到底是建国才几年,此事原也急不得。”赵开道,顿了顿,又道:“打听各处农税,自然要跟老农聊聊,说来,路上倒是遇到一件趣事。”
“哦?”
“日本九州岛,便有江南来的百姓在彼处耕种,闲谈之时,便聊到陛下,说陛下吃红薯,想来是要削皮的。”赵开说完,低头看着一桌子九个菜,余光看着王烨脸色。
“哈哈,我不仅吃红薯削皮,种地都是用金锄头,每天还吃葱油饼呢。”王烨道。
但是没有笑。
“陛下,臣不是多方正的人,只是有感而发,若是有让陛下不喜之处,还望恕罪。”赵开起身躬身一礼。
“赵卿莫要如此,我不曾生气,只是有些感慨罢了。”王烨道,“总感觉自己忙碌半生,结果百姓吃红薯,还不削皮,有些挫败罢了。”
“陛下,臣不以为然,都是吃过苦挨过饿的人,自然珍惜粮食,便是粮食再多些,想来他们还是不削皮的,便如琉球各处百姓,还是多种小米。”
小米不是好吃,而是产量稳定,旱涝都能有个收成,饿不死人。
“勤俭些,终归是没错的。”王烨道,“永不加赋写进家规不合适,但是一顿饭几个菜还是可以规定下的。”
“允文。”
“在的~”
“记一下,以后不请人吃饭,菜不能超过六个。”
“喏!”
想想后世跟世界宣战的败家娘们,一顿饭要一百多个菜,王烨觉得防微杜渐,是可以有的~
“着为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