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几个人接到消息的时候,还有点不敢置信。
他们和宁承一般大,宁墨是宁承的妹妹,他们开始的时候,也是将宁墨当作妹妹的。
后来发现这个妹妹有点猛,能写书能教书,后来竟然连飞机大炮都搞来了。他们甚至都不好意思将宁墨看作妹妹了。因为宁墨表现得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果决,都坚定。
他们一直都是知道宁大小姐的好看的,一颦一笑美目流转,既天真又娇俏。让多少人都想给她写诗。
可是后来宁墨不再是那个宁大小姐,也褪去了青涩和天真。他们反而忽略了宁墨的好看。
因为当你注视着她的时候,不会再去关注她的外表和皮囊。只需要看着她那双清澈的双瞳,就好像照见了自己灵魂里的所有灰暗。
但是宁墨并不会因此而鄙夷你。她的坚定让你确信,哪怕每个人都存在缺点,哪怕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不可直视的角落,你也值得被全心信任。
就是在这样如炬的目光,他们度过了一次次危局,解决了一次次危机。将人性光辉的一面无限放大,才迎来今天。
但是现实又真切地提醒他们,这就是事实。哪怕宁墨只有36岁。
宁墨的葬礼简单朴素,既是宁墨生前的嘱托,也是宁墨的临别信中交代的。
宁父没有众人预料的那般伤心,反而一直带着笑,送宁墨最后一程。
很多人都来送宁墨,只为了见她最后一面。十里长街上,站满了手捧白花的人们。
其中,有那些宁墨亲自教过的学生,男男女女,现在都已经成为行业里的巨擘。
其中,有那些宁墨亲自选拔的女工,在工厂里识字之后,她们好多人摆脱了家庭的束缚,开始勇敢迈出了独立的第一步。
其中,有那些自海城远道而来的百姓。倭国入侵的那一天,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命运。却没想到最后,是这位女子改写了战争的结局。
陈昭亲手为宁墨盖上国旗,将带来的花郑重其事放在宁墨身旁,沉默着看了她最后一眼。
四天之前,宁墨带着厚厚的一摞文件材料,去陈昭所在的办公室找他。
宁墨急流勇退之后,陈昭便成为了委员总代表,每天日理万机,要处理的事情积压成山。宁墨为了不耽误他的时间,特意选择将材料亲手带来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