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此不利的局面,克利亚党还能怎么办,自然是该自治,该管理管理,那还能离了不成?
首先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广大农村地区是暂时别想了,克利亚党采取了十分务实的态度,先治理好大城市,再管理好农村。
其中第二道城墙内的四座宛城被重点管理,其中的前三个在军队出征攻战的时候就被随后的党员们给占领,管理了起来。
至于最后的那道城墙则是在驻扎兵团战败之后被第一兵团给攻占,剩下的未被控制的大城市也在此战过后被克利亚党的完全占领。
随着845年3月16日最后一座城市缓缓升起了红旗,这代表着克利亚党已经完全控制了第一道和第二道城墙,可以开始大展拳脚。
不过在大展拳脚之前,他们必须先了解一下帕岛人口的分布情况,这样才可以根据人口情况做到科学有效的管理。
首先帕岛的总人口原本大约为一百二十五万人,其中第一城墙内大约四十五万人,第二道城墙约为五十万人,第三道城墙约为二十五万人。
其中因为饥荒之类的种种的事情大约减五万人,则是王室政府的统计数据,其中的为了安抚民心这一份数据有多少水分,可就难说了。
不过现在的克利亚党由于自身能力原因,也不能自己准确去测,能凑合着用这一个了。
其中第三道城墙的情况过于特殊,所以不能先行分析,这个我们稍后再论,先来看一看第二道城墙的。
按照王室政府的数据,第二道城墙内的总人口约为50万,由于第二道城墙距离第一道城墙也就是王都比较近,方便王市政府随时出兵和掌控,所以四城宛的人口也相对较少,在平均了一下之后,大约每座城拥有一万7千人。
然后超过三万人的“大型城市”有三座,剩下的三十四万两千人之中,其中的二十五万人为农村人口,分散在了农村地区,剩下的九万多人,不是分散在了大大小小,人数各异的乡镇县城之中。
其提倡呈现为一个大城市围绕着多个小县城小乡镇以及农村,分散的说接近也不接近,说散也不散的。
在了解完最基本的人口之后,接下来就是必须要说一说克利亚党遇到的麻烦了,自粮食危机开始,帕岛内的经济就遭遇到了重大打击,各种商品滞销,失业率飙升,人们的财富被洗劫一空,社会陷入到了一种极其动荡的局面。
而在芙莉妲采取陈华新政的方法,让失业人口下乡,同时国家提供订单,创造就业岗位,主动干预经济后,岛内情况稍有改善。
企业和小资产者手工者以及民众都获得到了钱,社会开始再次正常的运转了起来,但大家都知道粮食危机还在,都知道它会回来,都吃过了粮食危机的苦,所以大家除了粮食以外都不随便敢花钱。
而且在被粮食危机洗劫过钱财之后,他也真的没钱了,所以即使国家主动干预经济,但帕岛内经济的情况还是处于一个扶不起来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