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下去?当然是发下去了!”郑义说得斩钉截铁。
谭正清帮其解释道:“百姓的损失如数赔偿,邓家不缺钱,就暂缓吧。”
“暂缓?”
“嗯,暂缓。”
经过解释,萧杏花才知道,原来那一小部分属于平民百姓的铺子,郑义已经将赔偿款发放到位了。
而属于邓家的那大半部分,则一直按着没动。
她好奇道:“邓府没人来催么?”
郑义冷哼道:“邓府这一烧,原本繁华的抚琴街就毁于一旦,都不知道何时才能恢复如初。他还有脸催?想让本官把赔偿发下去也不是不行,让那邓家夫妻为何家姐妹偿命吧!”
郑义的祖父是大周的开国功臣,后来论功行赏,被封为护国公。虽此厚封不能世袭,可郑义的父亲凭自己的本事走科举,一举考中殿试一甲第三名,从此平步青云,官至吏部尚书,只是后来因病早逝。而郑义的大伯,则承袭护国公一爵,早年便去了封地,几乎不再过问京中之事。
郑义家世如此显赫,岂是邓茂才一族可以威胁?
而且郑义之所以在京兆府尹的位置上没干多久,便能如愿升至刑部左侍郎,其中定也有他大伯暗中相助的功劳。
萧杏花清楚,若是郑义仗着显赫家世压人,就算邓家和吴家不敢明着嚷嚷什么,可背地里谁知道会让人放出什么风声?皇帝又是疑心病重的人,难免会忌惮旧有的护国公的势力。
她担心地问道:“不知郑大人是如何应付邓尚书那边的?”
平民百姓这边,总共赔偿了十几万两银子,那剩下的八九十万两,可就是邓家人坑的吴家的了。
本来这些银两只是在京兆府衙走个过场就要交给邓家,这下可好,全被郑义给扣留了。
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对两边交待的。
郑义没有急着解释,而是不慌不忙从书橱里抽出一个小木匣。
“你看看这里面的东西,可有异样?”
木匣里有几个类似首饰形状的东西,不过看起来像是被火烧过,黑乎乎的。
她不明白郑义为什么让自己看这个。
“郑大人可否给个提示?”
郑义点点头。
“这是从邓家被大火焚烧的珠宝铺找出来的,邓府的管家说,是价值连城的金镶玉首饰。”
“不可能!”萧杏花当即摇头。
“这上面的玉掉了,暂且不论,就说这金做的部分,一看就是假的。”
“真金不怕火炼,不会一烧就发黑。这个簪子,显然不是金的。”
郑义微笑着点点头。
“是。所以邓家的损失,要重新估量,这赔偿,就等他们重新算完后再说了。”
“郑大人可真是老奸巨猾!”谭正清很是欣赏地拍拍好友的肩膀,又坐下来,细细品茶。
“抚琴街一大半的铺子,都是邓家的,而且他把每个铺子的损失都往数以百倍千倍的价格上报。那吴永照因为把柄在姓邓的那里,只能咬着牙认栽,按人家报的损失数目去赔。”
“这百万两的赔偿银,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