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十七白了他一眼,但旋即又想到,若是不代兄来这凤阳走一遭,只怕她也会这样认为,天下的人都同她们一样,天生的衣食无忧,想读的书,取之不尽。
天下的苦难者,自古以来,便在人类中占了大多数,像他们这样的,才是少部分,再往上的,又是佼佼者,再往上...不可说也。
马六又是一愣,他都豁出了老脸,结果这县令说不查就不查了,听到那等读书识字的,便将他们当成了地上的灰,弃之不顾了。
还有身边那个,虽然穿的衣裳看不出材质,但他长得细皮嫩肉的,还有这天真的文化,一看就是哪个金窝银窝里掉出来的小郎君。
这样的人走在一起,能查出什么来。
他重重的吸了口旱烟,吐出浓浓的白烟来,“是村东头的王老先生,他带着一家老小,四十年前带着一家来我们村子里落脚......”
唐十七好似听到了他的心声,开口说道:“常木头、卫小郎君,你二人与我同去,其他人守着马家,不许任何人进出,其他人继续搜证!”
马六深深的吸了口旱烟,站在小院里,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白烟绕着他的眼前,让他有些看不清几人的背影,最终咳了两声,转身进了堂屋。
一家三口,蹲在一起。
在白烟袅袅中,小女儿睡梦里仍在抽抽搭搭,夫妻二人,谁也没有开口。
唐十七带着两人,找了一个录过口供的村民,替他们带路,那王先生已有六十高龄,今日这热闹,他是凑不上了。
经那人一提,唐十七便想了起来,王老先生只有一个儿子,王大郎几年前出了村子,过所上写了王浩出去做什么,当时她在翻旧档,看到此人出去考进士,便想到了七哥,遂多留意了几眼。
领路的是个青年,他们一行人脚程非常快,不过一刻钟,便到了王老先生家里,屋里有个老妇人,正在晾衣裳,见到他们来,将最后一件衣裳抖上去,晾好。
这才走了过来,笑吟吟的问道:“柱子,他们是什么人,你们来做什么?”
唐十七见她笑得十分慈祥,不由得生了几分好感,躬身一揖道:“师母好,我们是来看先生的,他在家里吗?”
刘氏笑得眼都快不见了,忙将她扶起来,“哎呀,你这孩子,找先生说一声就是了,行这么大礼做什么?”
唐十七几人出门急,没来得及穿官服,是以,刘氏将她们误认为是王老先生的弟子,也不足为奇,遂领着他们往后院走去。
穿过他们的小屋,王老先生在后院的逍遥椅上,须发皆白的老人躺在椅子上,一点一点的摇着,他眼皮耷拉着,身上还盖了一张薄被。
王老先生,似是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