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见此,只得对吕师傅道:“吕师傅,我们继续吧。”
吕师傅点点头,他又不会验尸、查验,帮不上忙的事,还是不要瞎掺和了。
唐十七接过旧卷宗之后,便仔细看了起来。
案卷上记载得很详细,凤阳县本地豪绅苏家,丢失了一双儿女,苏瑾和苏菁。两人当年走丢时,只有七岁,如今二十三年过去了,没有任何音讯。
据照顾他们的奶娘交代,还有当时衙门里的问话。
苏家两小儿走丢的时候是一个夏夜,他们当时在后院里扑流萤,奶娘见两小儿在假山附近,只当和平常一样,也没多留意。
在假山不远处,就是一个月亮门,过了这道门,又是另一个院子清荷院,那个院子鲜少有人驻足,因为那个院子,是平常用来开后门的。
后来,她们只是打了一个盹儿,再睁开眼,就发现两小儿的声音没了,两人起初只以为是躲了起来,满院子的寻找。
许久未果,她们又去了那个少有人往的清荷院,她们一面找一面唤着两人的名字,却始终得不到回应。
只有漫天的流萤,在他们身边扑闪着。
两位奶娘心里有些慌,直到看到那道半掩半开的后门,两人这才彻底的慌了神,她们上前摇醒了,同样倚着后门睡着的守门人。
厉声质问守门人,为何没有看住后门。
守门人被两人吓得三魂不见七魄,听闻家主的两个大半夜的出了后门,当时便吓得腿软了,但是他稳住了两个同样慌张的奶娘。
道是小郎君和小娘子贪玩儿,他们出门再找找看。
这一找,便是天明。
三人知道瞒不住,本想一走了之的,可是他们的家人,都在苏家,又能逃到哪里去?只得遮遮掩掩的上报,说是小娘子和小郎君走丢了。
最后,在衙门的讯问之下,查出了实情来。
因三人的瞒报,影响了找人的最佳时机。
苏老家主当即震怒,苏老夫人当即气晕。
苏瑾和苏菁的父母,扬言要杀了三人,却被当时的蒲县令拦了下来,道是只有他们三人知道孩子失踪时的情形,倘若杀了他们,唯一的线索都断了。
苏家这才将人留了下来,却把三人的家人,全都发卖了出去。
这三人,也被收押在县衙。
后来,这位蒲县令根据三人的口供去找人,路上遇到一个卖宵夜的,询问是否看见有人绑了两个小儿路过,那人却道是没有,只说当时热闹,也没注意有这样的情况。
蒲县令一找就是几年,这桩案子在他的生涯里,却成了悬案,这成了他提前致仕的主要原因,还有他难以过去的一桩心病。
“愿后人了蒲某心病,死亦足矣。”这是蒲县令在这桩案子旁边,写下的一小行与案子无关的批注。
蒲县令致仕后便回了家,而他的资料,唐十七在历任的文书里看过,如今已六十有八,他的老家距离此处,还挺近的,就在定远县。
唐十七将旧案卷合上,回头看了眼常青两人,见他们谈得正投入,寻思自己也帮不上忙,便带着卫安离开了。
她一路都在想,要找到苏家的两个孩子,该如何做。
首先,要找到那三人,守门人和两位奶娘,当时新朝初立,大赦天下,这三人也在其中,被放回了家中,也不知如今是何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