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很是慷慨地给了大臣反应的时间,然后又道:“朕虽有众子,但皆远不及朕。”
众朝臣:什么意思?
康熙话锋一转,接着说:“远有皇亲宗室褚英、莽古尔泰、阿敏等人,近有朝臣明珠、索额图等人,都是邀结人心,树党相倾之辈,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又对诸位皇子说:“众阿哥当思朕为君父,朕如何降旨,尔等即如何遵行,始是为臣子之正理。今废太子之事已毕,朕无意于即刻再立太子。”
最后敲打众皇子、朝臣在内的所有人:“今日起,严厉禁止尔等互相结党,阴谋夺嫡,禁止属下门人互相奔走串联。”
总之康熙的意思是废太子的事情已经结束,希望各个儿子安分守己,不要经营储位。也不希望皇子和朝臣串联结党。
可是事情真的能像康熙想象中的那样发展吗?
朝堂上的党羽是他说禁止就能禁止的吗?
不说别人,就说以大阿哥和八阿哥为核心的八阿哥一党,就不能停下谋划的脚步。胜利曾指日可待,太子之位离他们曾只有一步之遥,就差一点,八阿哥就能成为新的太子。
谁知道康熙那么狠心,拿相面这件小事大做文章,连宠爱的胤禩都能夺爵。
八阿哥一党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康熙有一日心血来潮,立了其他兄弟为太子。八阿哥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一众朝臣中,独占人心。
八阿哥一贯主张仁义,礼贤下士,主张维持现状,少生事,其政治观点为一众朝臣所推崇,受到了他们的拥护。
几番讨论后,八阿哥一党决定暗中联合朝臣,纷纷上奏请立太子,理由多了去了。最主要的一条是过去四十多年都有太子,为了朝堂的稳定,皇上还是要尽快决议新太子人选。
一开始康熙收到的请立太子的奏折只有一两本,他没有当一回事,毕竟总有那么些个大臣为了博取后世美名,就是不看他的脸色行事。
两天、三天……康熙收到的请立太子的奏折越来越多,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大半个月后,朝堂上所有人都上了折子,奏称请立太子。
感觉受到逼迫的康熙怒发冲冠,一手把御案上的奏折扫落在地,乾清宫内的奴才都战战兢兢跪到了地上。
半个月前,他刚在早朝上说过暂时不考虑立太子。朝中大臣这是在干什么?这才半个月,就忘记他说过的话了吗?
康熙不认为朝臣有那个胆子敢跟他较量,敢拿九族的命冒险,所以是又有他的哪个好儿子动手了吗?是一个?还是两个?还是他的所有儿子都参与了?
心情诡谲的康熙做了一个决定——把所有皇子都圈禁在了宗人府!
他倒要看看这回是哪个好儿子动的手!
时隔半个月,继八阿哥后,所有皇子(废太子除外)在宗人府实现了大团圆。
四爷府内,在四爷被御前侍卫带走后,府中彻底乱了套。
稍迟一步赶来的福晋和苏玉浓连四爷的面都没见上,前院只有一个心慌慌的张起麟,苏培盛跟着四爷去了宗人府。
“究竟怎么回事?”福晋压住内心的慌乱,问张起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