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便在路边山上设伏,用弩箭攻击杨任。
结果,敌明我暗,王平百余名手下,用弩的功夫也个个在行。
一时间,弩箭齐发,射杀杨任士兵无数。
“这确实是军功一件!”孔明当众夸奖董厥和王平。
同时,孔明心中还在想,这些弩兵不一般,他们是我计划之中的一部分。
……
次日。
孔明又请王平。
孔明想用闲聊的方式,加深对王平的了解。
王平不算健谈,但他说话很有条理,从小时候的趣事讲起,王平对孔明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王平很小就来到巴人的部落。
巴人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王平也从十几岁,就开始参与作战。
凭借作战中的出众表现,王平被提拔为头目。
到现在,王平只有二十岁上下,但他的作战经验,却相当丰富。
这些情况,都在孔明意料之中。
让孔明感到意外的是,王平还懂些兵法,说起作战的部署,王平说得头头是道。
但是,传说王平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那他怎么看得懂兵法书呢?
孔明好奇地问:“子均,你在山中长大,有识过字吗?”
王平闻言,不好意思地说。
“巴人多不识字,我也一样。”
“那刚才说出的那些兵法,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孔明追问。
“这个嘛。”王平笑了笑,“我虽不能读书,但我可以听书,我身边有两名识字的部从,我每天都让他们读书给我听。”
原来如此。
看来不识字,不等于没有求知欲。
王平能成为蜀汉的重臣,与他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
“对了,子均,昨天你们伏击了杨任,用的是哪一种弩?”
孔明把话题,引导到孔明感兴趣的方面。
“就是这种。”
王平说着,从腰间拿出一把弩,放到孔明面前的桌案上。
孔明先拿起弩来,细细观看。
这把弩的弩臂较短,弩机很轻,与常见的弩不同。
掂了掂整个弩的重量,孔明问:“这种弩,特别改造过吧?”
王平点头道:“山路难行,我们在山中打仗,身上带的兵器,不宜太重,所以我们都用这种轻弩。”
孔明试着拉了一下这把轻弩,接着又问:“弩轻了,岂不是不利于杀敌?”
王平原本认为孔明是一个文人,没想到孔明说起弩来,却很在行。
王平反问孔明,“军师对弩,好像很有研究……”
对弩的研究?
抚着羽扇笑了笑,孔明心中想。
前世的诸葛亮,当然对弩有研究了,他还有自己的发明专利。
至于这一世的我吗?我还想在诸葛亮的弩上,做一点改进。
于是,孔明说:“我曾想制出一种可以连发的弩箭,不过苦于弩箭太轻,杀敌不力。”
“那军师,你看这支弩箭。”
王平听孔明这样说,便又拿出自己的弩箭,递到孔明面前。
孔明接过弩箭,粗看下来,弩箭并无特别。
细看铁质的箭镞,微微地泛着绿光。
孔明觉得有些好奇,他伸出手指,想要摸一下箭镞。
王平见了惊呼。
“军师小心!有毒!”
“毒?”
听到这个毒字,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