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问这事儿啊,李福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太后多疑,李福是知道的,不然也不能在明枪暗箭的后宫独占鳌头。
李福没敢抬头,道:“禀太后,确实如此,当日杨致远他娘子生产,他冒雨拿着鱼来换红糖。我见那鱼还算新鲜,就让管嫂子收了鱼,给了他们二斤红糖,半袋儿小米。”
太后凤目一闪,道:“你真当哀家在宫中就不知凉州的事吗?
凉州去年大旱,哪里来的鱼?”
李福道:“太后明鉴,鱼是千真万确,杨致远说是在村头的河里捞的,后来他也带着村民去捞过。”
太后又道:“那杨家的小闺女呢,哀家怎么沿途听人说她是送子仙女,说她能管女人生男孩儿。”
李福依旧抵着头,笑了笑道:“太后,民间本就有这种说法,让小孩子指着孕妇的肚子预测生男生女,都是随便说的,也有准的,也有不准的。”
太后略点了点头,说的跟自己让暗卫了解的大致一样。
李福以为这就问完了,忽听得头顶一个声音道:“这个,又怎么解释?”
李福略抬一抬头,才发现太后已经站到了自己身边。
太后话刚落地,一张纸随即落在自己眼前。
大魏没有不准太监识字的规定,李福先后伺候过三位主子,这么多年也颇识得几个字。
他一眼就认出来,纸上抄写的正是那天湖边杨家小闺女念的那首诗。
李福只觉得全身瞬间爬满了冷汗,暗卫中一定有太后的人!
或者,追风和逐月也可能是太后的人,更或者管嫂子也是太后的人。
虽然他一直忠心耿耿,并不需要太过担心,但是一想到太后虽然身在深宫,依然可以对几千里外的一切了如指掌,还是忍不住一阵后怕。
好在自己从进门到现在没有说过一句不实之言。
李福定了定神,才又听见太后的声音:“你来说说看,你能相信这是一个周岁孩子写的诗?”
李福几乎趴在了地上,道:“禀太后,当日不仅追风逐月都在,薛神医也在,据奴才看,这诗不像是杨家丫头自己做的。
后来薛神医还拿出过一幅画,据奴才看,那画里的女子也是会这首诗的。
奴才想着,也许是哪里的童谣也说不准。”
太后嗯了一声,道:“这就对了,一个周岁的孩子怎么会作诗呢?
除了这些,你还有事瞒着哀家吗?”
李福偷偷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道:“回禀太后,没有了。当日杨致远来换红糖,奴才就差人偷偷调查过杨家。
杨致远父母是二十年前逃难来的柳树村,在这里关系简单,来往的人奴才也都找人调查过,都是本分人。
至于杨家小闺女儿,因为降生当日突然下了大雨,一直都有人说她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杨家的日子也确实是有了这小丫头之后变好的。
后来,小主子开始跟杨家来往,主子欣赏杨致远的才学和为人,也喜欢杨家小闺女儿,主子欢喜,奴才们就欢喜。”
听李福说了这么多,武太后心里自有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