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洗马岭的行营休息了数日,朱瞻基感觉慢慢的好了起来。
这天朱祁镇再一次问出了他心中的疑惑:“爹爹让宦官掌握批红的权利,若他们日后专权,你又有什么办法节制呢?”
可能是精神好了,朱瞻基这次很详细的解答了朱祁镇的疑惑。
“儿子,你一定要记住,宦官只是一个工具,他们是用来分摊我的负担的。若他们中谁有了非分之想,那就必须立刻革除,一定不能心怀仁慈。你一定要记住社稷为大,我们的一生都要为祖宗江山社稷负责。”
“那如果,宦官和外朝的大臣勾结呢?”
“若是这样,那一定是文官内部出现了分歧,这些读书人有自己的傲骨,与宦官联手也是权宜之计。其实他们绝大部分人表面上是为我们朱家卖命,可是心底里还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私利。”
“朝臣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给了宦官权利,他们不也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吗?”
“那是当然,可是宦官会比外朝的大臣更容易控制啊。我和外朝的大臣就好比跷跷板,只有保持平衡,大明才能稳固的发展,这就叫做制衡。你看你太爷爷留下的那些大臣们,他们各个根深蒂固,门生满天下。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做到制衡的。”
“我觉得宦官如同一把利刃,若使用得当也就罢了,一旦用不好就会反噬到自己。”
“你说的对,宦官的权利,就如同放风筝,线在你手里你可以决定他飞的高还是飞的低,但是一定不能让风筝线断掉。特别是你身边的宦官,他们对你会很忠诚,但是忠诚不代表就能拥有更多的权力。”
“爹爹是在说王振吧”
“不光是他,而是你身边所有的宦官。你在用他们制衡外朝的大臣时,他们也会打着你的旗号攫取利益。若这些宦官的权利不受控制,就一定会危害到天下。所以宦官能拥有多大的权利一定要靠你自己抉择。”
“我明白了,爹爹。”
父子俩就像一对老友推心置腹聊了许多,这时朱瞻基貌似回过味来了,他有些诧异的看着朱祁镇,“儿子,你这个岁数不应该问出这样的问题呀?难道你是发现身边的太监做了什么出格事情吗?”
“爹爹多虑了,只是有一次我无意间在文渊阁的《永乐大典》里看见了唐朝大宦官鱼朝恩的故事,所以才产生了这些疑虑。”
朱瞻基半信半疑的看着小朱祁镇,不知是高兴还是疑惑。疑惑这小子怎么小小年纪就如此成熟,高兴是自己很放心将来把大明朝传到他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