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意思,早上和下午有区别吗?
那人又说了,因为我定了一个洗衣机,是后年的下午来。
这个笑话,其实就是讽刺计划经济的死板。
买得起的人很多,买得到却很困难。
没办法,因为计划经济是数据性的。
简单来说:
今年冰箱能卖5000台。
那行,我们今年就产5000,多一台都不产。
拿到今年数据,发现有钱人多了,5000不够卖了,需要6000。
行,明年开始,指标6000。
看出什么了吗?
其实就是滞后性。
它不会像私人企业,好卖我就多多生产,不好卖的,我就不生产了。
它是完全计划好的东西,不能变的。
计委根据去年的数据,决定好今年的计划,总会慢一拍。
可厂长吧,你还不能乱来。
你多产就是抗命,抗命就是要命。
这也是造成大家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最大原因。
但对于内陆的人来说,他们感受不到这一点。
原因也很现实:
比如云贵川地区,路况那叫一个差呀,很多地方还要走小道。
大多数人是种地的,不会做生意,也不觉得能做生意。
首先,他们生产出的东西,运都运不出去,这让他们怎么卖?
方圆几十里,家家户户都有你那些东西,根本没人买你的。
再者,很多原料也运不进去,他们没原料,就产不出东西。
买不方便,卖不方便,哪哪儿都不方便。
反倒是计划经济,他们觉得过得去。
我们华人老百姓,历来很朴实。
过得去,在大多数人看来,那就行了。
改成市场经济后,以后产出自己找地方卖。
原料也得自己去找,组织不再下发。
在很多人看来,根本是不现实的。
还是那句话:
现实问题。
也不用说谁高瞻远瞩,谁鼠目寸光,其实就是地域特色。
沿海地区懂得做生意,知道能发财,支持改。
内陆地区,一辈子都出不去,路不通,没办法,只想要活下去。
我们的国家太大太大,人口太多太多,一些地方太偏太穷。
计划经济下,大家还有口饭吃。
改了的话,大家伙怕没饭吃。
所以改革一直进行很困难。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推动,都一度停滞。
而强耀集团的巨大成功,立马被拿来作为改革的成功案例。
沿海地区,无不推崇备至。
对比很明显。
首先,强耀集团买原料,都比别的厂子出价高。
以前,你是这个厂长,我是那个厂长。
我们都是组织上的人,很多东西不用那么计较。
少一点也行,写个报告就行了。
但强耀这边,加价的风格,完全市场经济的表现,让很多原料厂都得到好处。
而后,强耀招工。
厂子工人的工钱,比其他工厂高一些,而且还有效益奖金。
一句话,你别闲着,有空就干。
反正你产出一个东西,都给你记下来,月底有奖金。
在强耀干过几个月的工人,无不发现,自己收入比家人高几倍。
这,可就让吃惯大锅饭的工人们兴奋了。
其实大部分国人都是勤劳肯干的,架不住哪儿都有懒汉啊。
以前吃大锅饭,一个厂子任务,大家一起弄。
你少做都没关系,反正算集体的。
这就造成,一些做得多的工人,其实心里是憋屈的。
你想啊,别人一天干半个小时,回家泡病号了。
你一天干10个小时,累得跟孙子似的。
月底拿工资,却一模一样。
这种情况,你想得通吗?
但没办法,大锅饭就是那样,很容易养出懒汉。
大伙儿平时聊天,都不是说谁最能干,而是聊怎么偷懒。
干得多的,当你是个大傻子。
而且劳模这些东西,都有得商量。
毕竟,这会儿80年代了,人们不再像6、70年代那么单纯。
再看强耀这边呢,是绩效工作制度。
这种制度,坦白讲,也是一种资本制度。
但不资本,又回到原来的问题:
大锅饭,太多人偷懒,太多人付出却没收到回报。
这也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