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点儿意思…”接着申母手又递过去一叠红色大钞票,然后申父道:“至于孩子要不要改口…”
“孩子的事儿咋办,我…先来说说吧。”楚江月一看见钞票的厚度,不等申父将话说完,便打断道:“有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不知道山东那边怎么个办(理)法儿,但是在我们这边,孩子结婚的规矩是,万紫一片绿千红,外(加)有一动一不动…
万紫千红、不千红的,咱就不按那个来了;要我说…彩礼就十万,有辆车有套房就行。”楚江月这么来“一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把申父整不会了。
在申父传统的观念里,山东那边,谈事儿是老爷们儿之间谈的;从酒席上也能看出来,申母就全程没有讲话。楚江月如此一搭话,倒是让申父作了难;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再看应欢雨,楚江月一开口说话;申母递过来的钞票也不知道该不该接了。
申父有些骑虎难下,他才意识到,自己熟知老家的那一套礼节;在女方这边是行不通的。要娶人家的女儿,当然要按照人家的规矩来。
看了眼申母已经掏出的钱,总不能再装回去吧;于是只好做个顺水人情,将那一沓钞票作为另一份给孩子的礼物,一并递给了应欢雨。
再接下来的酒局,氛围开始变的微妙了;底气不足的申父,开始逐渐变的沉默。一方面是怕自己不懂这方面的规矩,说了不该说出的话而闹出笑话。
另一方面,他最初以为两个孩子是,你有心、我有意。自己此次过来,无非是走个过场的。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自己显然是失算了。
“阿姨说的对,风俗不同,是个容易误会。就比如在北京,我有一同事…”申中省怕气氛继续尴尬,忙接过话道:“每次跟他同伴介绍我时,都说‘这(是)我铁磁…最初,我就不明白他说的啥意思。等到后来,我才…”
“你学得不对,应该是…”应欢雨打断申中省,学着北京腔,模仿道:“哎呦喂,这话让您说的。您也甭问了,问喽,他也是我瓷器。”
“呵呵…对,对,是这个味儿。”申中省笑着,跟楚江月解释道:“阿姨,她说的瓷器,就是铁哥们儿的意思。”
楚江月点着头,跟大家伙儿一样,忍不住掩口而笑。
“是,有那股京片子味儿;我大孙女学的…”应望宗话语中带着糙词,笑嘻嘻地赞赏道:“还真xx挺像。”
于是,酒席再次进入轻松的氛围中。
又过不多久,眼见吃得差不多了;应望宗以客人折腾一天,需要休息为由;建议散了。
众人皆点头。
随后,应益言又热情的将人送上楼;作为东道主,还作陪,又喝了两杯功夫茶;这才起身告辞。
因为喝了酒,申中省不放心;便执意要送应益言。在临出楼道前,应益言停下来,拉住申中省道:“我跟你妈…本是想为你跟欢雨多争取点儿。但当我看到你父亲满嘴水泡时,便不忍心再为难他了。
我原想着,欢雨能给我找个近点儿的亲家;到时候退了休,可以一起钓钓鱼,旅旅游啥的。哎、不说这个了…反正以后的日子,是你俩的,你俩儿能过好,比啥都强。
上去吧,我自己能回去。”
说完,应益言踉跄着,便出了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