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妙妙就想着先搬出来,给大哥腾个房间结婚。
家里人得知妙妙的想法,心疼得不得了。
袁弟弟说让他出去住,他可以在舅舅家住一段时间,等找到房子再回来。
关键舅舅家也很挤,而且弟弟一个才上小学的孩子,住舅舅家也不方便。
袁妈妈跟袁大哥也没有其他办法,更是愧疚,给袁妙妙塞了不少的钱。
还说,租房的钱大哥出。
如今她小金库可谓非常鼓。
刚好姐妹家有多余的房间,正巧肥水不流外人田,租谁不是租呢。
虽然林以晴的房子离国营饭店有些距离,但自己有一辆自行车,每天十分钟车程就到饭店。
以每个月五块钱的友情价,租下了一间侧卧。
张真和张瑶也同样表达自己的饥饿。
林以晴看了架子上还剩下的食材,全部煮进锅里。
每个人都捧着比自己脸还大的碗,吃得津津有味。
最后以张真“嗝”一声作为结尾。
他们吃饱后,像是妖精吸足了精气,恢复活力。
张真想到上午的战况,还是心有余悸。
光是洗碗,他差不多都洗了一个多小时,手泡在水里都皱巴。
仿佛自己就是个无情的洗碗机器。
“姐,我觉得还得再请人,你一人完全顾不上。”
其他人也赞同道。
“我也有这个想法,你们有时间帮我问问看。我想招个洗碗的,顺便负责店里的卫生。
再招一个会些厨艺,在后厨煮麻辣烫的,顺便处理食材。”
林以晴敲打手心,想了想还有没有补充事项。
“就这些了。”
“好,我们帮你问问看。”袁妙妙心里似乎有了人选。
下午,面包车来店里一趟,带来了刚从村子里采摘下的蔬菜。
林以晴趁机把一些在空间背包里食材,通过面包车从明面上出现。
到了晚饭时间人更是多,小小的店内,人转身的地方都没有。
有些人因为没位置,有些人是因为没食材了,只好遗憾回家。
这下麻辣烫的名气,在纺织厂和小学中广泛传开。
此传播趋势在不断发酵中。
结束了一整天的营业,告别了好友,袁妙妙则是要回家收拾东西。
林以晴卷门一拉,终于到每天她最爱的环节,小钱钱我来啦~
数张钞票堆放在桌面上,林以晴整理好后对账。
今天一共卖了174碗麻辣烫,减去食材用的成本,纯利润也有52.2。
一天就收入了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买店铺的钱,几个星期就能回本。
当然除了食材的成本,还要算上水电费,员工的成本。
林以晴两个冰箱的每日耗电量,也是大头。
反锁上店门,打开通往二楼的门,林以晴回到房间,总结第一天开业遇到的问题。
昏黄的小台灯下,映照出她奋笔疾书的剪影。
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热情,比林以晴想象中还要持久。
三天宣传期过去了,即使不再有抽奖活动,客人还是源源不断进店。
一直过了两个星期,客流量才慢慢平稳。
一直维持在每日30到45的纯利润。
在开业后的第三天,林以晴招到两个合适的员工,总算是解放双手。
一位是三十岁的大姐陈月亮,独自带着聋哑儿子生活。
就住在袁家附近,袁妙妙一听林以晴要招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她的命也苦哦,虽然生下来的是男孩,但一出生便不能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