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三十万大军一通打砸抢,朱允熥接着陈兵七十万军威胁。阿鲁台家底被掏得空空的。屋漏偏缝连阴雨,漠北又遭遇了百年不见的暴雪,不要说贫民,贵族都开始饿肚子了。
为了活下去,阿鲁台放下面子,派使者到南京朝拜,请求明朝予以援助。
这次来的使者还是忽失兰,他的两颗门牙被阿鲁台打掉了,说话漏风。
"大皇帝陛下,今年草原上比往年更寒冷,冻死饿死了很多人,我蒙古太师阿鲁台请求大明皇帝陛下予以援助,成吉思汗的子孙会感谢陛下的。"
朱允熥微微颔首,"朕考虑一下。"
忽失兰弯腰施礼,然后退下了。
朱允熥让朱椿、朱高炽、徐辉祖、李景隆、詹徽、夏元吉等商议。
过了两天,商议的结果出来了,徐辉祖、李景隆主张拒绝阿鲁台的要求,骞义、夏元吉主张答应阿鲁台的要求,朱椿、朱高炽不置可否。
武勋主张用强和文臣主张怀柔,两派泾渭分明,这早在朱允熥预料之中。
但是一味的用强和一味的怀柔都不可取。
鞑靼人和瓦剌人之所贼心不死总想着南下打劫,是因为除了打劫,他们实在没有活下去的更好的办法。
堵不如疏。
朱允熥想要用军事+经济的方法消解蒙古人的威胁。
中国的边贸互市的历史由来已久。
茶马互市是中国边贸互市的最早起源。
中国民众饮茶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到了唐代开元年间,茶叶的产量增大,饮茶之风盛行,在藏民与中原交流的过程中,也逐渐养成了喝茶的习惯,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吐蕃王朝派遣使者进京面见皇帝,希望可以实施茶马互市,那时候仅仅是为了双方进行交流,没有政治目的。
而所谓的互市也仅限于官员和贡史之间,易得的茶叶仅供吐蕃贵族享用。
每次交易不仅限于茶与马,还有一些别的物品的交换。由于缺乏公认的货币体系,所以最早期的互市还是以货易货。
朱元璋立国之初,就定下了闭关锁国的基本国策,对蒙古实施经济封锁。
蒙古人需要烧杀抢掠才能获得紧缺的铁器、食盐、茶叶、布匹、粮食。
明、蒙双方从此进入了恶性互动。朱元璋越封关,蒙古人越想抢劫,蒙古人越抢劫,朱元璋封关越严厉。
其实用经济手段解决矛盾纠纷,远比军事手段的进剿更加有效,更持久,更能取得根本性的作用。
朱允熥主意已定,道:"冤家宜解不宜结,鞑靼人现在饭都吃不上了,急需粮食,如果我朝见死不救的话,鞑靼人缓过劲来了一定会报复的。朕的意思是开启互市。我朝缺乏马匹,蒙古缺乏粮食,可以各取所需。"
徐辉祖道:"对蒙古封关是太祖定下的国策,蒙古人贼性难改,对他们开关不好吧?"
朱允熥道:"封关注定是行不通的,太祖定的国策也要顺应时势作出调整。命曹国公李景隆与忽失兰谈判明蒙互市,以马匹换粮食。"
\大明战神\李景隆三十多岁,口才极佳,英俊潇洒,是朱允熥的大表哥兼大舅子,勋二代和皇亲国戚的代表。
李景隆受命去和忽失兰谈判,提出用马匹换粮食,充分发挥他大忽悠的特长,使劲拿捏忽失兰,竟要用十石粮食换一匹壮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