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是我一个人什么事都做不好,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加班加成狗,原来逃避一下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于是丧一下有何不可。
丧文化最早起源于日本,经历过泡沫经济后的大萧条时代,导致当时很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结不了婚,养不了家,对未来的怀疑和自我厌弃不断累积。
这种情况下负情绪迅速蔓延:
“没错,我就是个废物”
“我活着有什么意义”
“对不起,但是我想死”
可以说丧文化正是社会发展到某种特定时代下的必然形态,我丧我自己的,我是丧人,我为自己代言。
受够了鸡汤鸡血的人们,那些无法宣之于口的沮丧、失意、疲惫、无能为力,迅速得到认同,有了一个可以诉说的地方。
没有什么为什么,我就是累了,倦了,不想了。
但一种情绪能放大到全民皆欢的程度,并不是靠自发的为爱发电就能做到,丧文化所网罗的一大批受众群体让一部分人意识到了这个体量巨大的商业盘。
一场刻意为之的丧营销拉开序幕,你的丧言丧语,变成了别人手中的赚钱利器。
02 你的丧,其实不是你的
2017年五一小长假前夕,上海普陀区近铁城市广场新开的一家奶茶店人头攒动。
店名和黑白两色的装修风格奠定了奶茶店丧里丧气的基调,再一看饮品名,不干完十桶毒鸡汤是一定发挥不了这么好的。
就说这样的文案扎不扎心,刺不刺激,干完这杯还想续下一杯。
而其实,这只是网易联手饿了么搞得一个为期四天的快闪店,而开店赚钱也并不是目的(虽说确实赚了),后续引发的一系列社会舆论效应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微博连续多天热搜,网易股价上涨,联手发布“丧文化”报告,还会有后续“丧文化”专题。
从结果来看,吃瓜群众很满意,网易、饿了么也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只有一位微博名叫做“养乐多男孩洸洸”的用户。
丧茶这个创意是他灵感突发的一个愚人节玩笑,但因为他既没有对内容进行法律注册,微博上发布的内容也不能算完整的知识产权,所以,这波成功的营销,跟他毫无关系。
我们这个时代有两大突出特质:孤独和焦虑,UC大数据曾经对一段时间用户常用搜索关键词进行抓取统计:
浏览器给出的答案有没有震撼到灵魂不好说,但见缝插针的丧营销却在时时刻刻扎你的心。
网易云变身网抑云,多少人听歌都没有太多情绪,却被点赞最高的那条热评刺激的潸然泪下,年少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
短视频里充斥着各种自黑、自嘲、不如意,抖人们自己可能舍不得买超过20块的盒饭,却能给出成百上千的打赏,自己过得糟心无比,却能为别人的故事哭的不能自已。
这种因为情感共鸣产生的用户黏性让商家也看到了商机,于是江小白“讲故事”,良品铺子“反鸡汤”,酸奶都自称“没希望”。
(我曾经就因为淘宝卖家送的小卡片慰藉了当时失业的自己,破天荒第一次主动给了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