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心思自然不能说与人知,朱厚照脸上满是阴霾的沉思许久终于平静下来,他决定看这次事情的结果如何再来决断。
站起身来,慢慢走到殿外,朱厚照隐约看见了京城各处越加繁荣的样子,昨天京城课税司已经将六月的商税重新征收完毕,总计达到了十五万两之多,想起昨日早朝佀钟震惊的模样,朱厚照不由得笑了笑。只要有了甜头,他们自己就会把目光放到全国,毕竟京师一地就有如此多,那全国上下岂不是一个月便能收取上百万两,这是何等概念?往年全部所有税银收入也才几百万两,全部加起来尚不如商税一项。
尤其是朱厚照让人放出风声,如果此后每年商税能达到1000万两,便考虑此后发放俸禄不再折色,此消息一出立即轰传天下,甚至完全盖过了现在极为热烈的大明报三榜评审选举。明朝自永乐后官员俸禄逐渐有了折色这一极为特殊的制度,大概算下来实际到手的俸禄只有五到六分,以官员的开支和城里的消费水平,许多真正清廉的官员极为贫苦,甚至有些没有权利的官员在生活上还不如一些小有所成的商人。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朱厚照便有了这一想法,有些东西自己可以用东宫的名义背后控制,有些东西却必须放在国朝手里,在朱厚照看来,官员的实际收入对于普通百姓算不上低,但是文人嘛,自然不是每日能吃饱三餐就算了,即使不每天山珍海味,妻妾成群,但是偶尔出门踏青,与友人出行,朋友往来必然也少不了,即使意志坚定之人能清廉如风,但是肯定也会苦了家人,或许有些人会认为他们不懂变通,不懂得中庸之道,但是风骨正是因为难能可贵,才是真正的应该让人敬仰啊。
大明是如此之大,千头万绪,不过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民以食为天,现在只要红薯和土豆能顺利找到,那么立刻便会大为缓解普通人的粮食问题,警卫第1师近日不断分批出击清缴盗匪,也开始逐渐有了真正的强军气象,那么自己便可以开始进行第二步。
回到殿内,拿出日记本朱厚照开始继续记录起来,商会已完成了初步整合,每月收入能达到数十万两之巨,手中也有了第一支真正有战力的军队,接下来就是扩大其规模了。据陆宏益查探后得知,京营十万大军真正人数还不到一半,甚至这不到一半还又被两位便宜舅舅弄了一部分人去营造私人工程,三大营也在许久之前便已被裁撤,现在的京营实际战力朱厚照相信还打不过警卫第1师。
朱厚照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京营只是这副模样?难道真是承平日久便不担忧隐患?土木堡也才过去几十年而已,难道是有人故意放纵的结果?想到这里朱厚照不禁脸色暗了下来,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整编警卫1师或许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那如果自己要是想整编京营,怕是会有许多人跳出来反对了吧,朱厚照甚至能想到他们会说什么,无非是“英宗旧事不远”,“国虽大好战必亡”等等,要是能借机搞个死谏、血谏那甚至会有许多人抢着来。
作为真正的舆论主导-----史书和仕林风议,他们甚至不怕死,只是进谏自己就要如之前那般惩罚的话,怕是会惹来无数的非议。就像前几天被拿下的吏部左侍郎焦芳,此人在之前的京查之中大肆索贿,查抄之下竟从其家中搜出各种财物五百万两之巨,向其行贿的官员多达数百人,即使朱厚照也大感棘手。不得已之下焦芳只是去职罢官,想来其家中田产仍是不计其数,或许其本人是极为不甘的,不过对朱厚照而言未经全功便浑身难受。
适当的妥协是谁也无法避免的,这数百名官员只是处理了其中的几个小虾米,其他的几乎没动,或许他们认为是大胜利,不过朱厚照自然是将所有人都记了下来,且待日后清算吧,他心里默默地想到。
拿起一串紫檀木的手串轻轻转动,朱厚照倒是不信佛,不过后世他很喜欢在想事情的时候转笔,这毛笔自然是没法转,便让人做了几串珠子用来把玩。随着珠子拨动,朱厚照决定先从眼下做起,首先是给许多还有坚持的官员一个交代吧,自己不可能精确到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便只能行此下策了。
商税的收取在京师有自己和朱佑樘在,又有户部得力人手方才如此顺利,地方可不是如此,皇权不下县也不是一句空话,朱厚照不像许多皇帝那样认为天下人天下事都是自己予以予求,在他看来,皇帝的声音有多大取决于离京师的距离,到现在这个时期,卫所军纪废弛,人员缺编极多,普通卫所军士既没战斗力也没有忠于皇家的概念,此事却得好好计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