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结果并非如塞军所愿。塞军在这场战斗中伤亡惨重,失去了3万名勇士,甚至被缴获了199门大炮。如此重创让塞军颇为痛苦,他们在11月5日决定总撤退。
撤退的路途艰难,塞军分为四路,翻越阿尔巴尼亚的崇山峻岭,最后都到达了阿尔巴尼亚的亚德里亚海沿岸港口。这里,协约国的舰队已经待命,准备接应他们,将他们安置在希腊的岛屿上。
第一路:从科索沃的米特罗维察出发,经过黑山,最后抵达阿尔巴尼亚的斯库台,最后到达都拉斯。
第二路:从普里什蒂纳出发,经过佩奇,最后抵达阿尔巴尼亚的莱什,然后到达都拉斯。
第三路:同样从普里什蒂纳出发,经过普里兹伦,最后抵达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然后到达都拉斯。
第四路:马其顿的残军则从斯特鲁加出发,抵达阿尔巴尼亚的地培拉特,最后到达发罗拉。
每一路的士兵都饱受战争之苦,他们在路途中艰难跋涉,抵抗风雪,挣扎在饥饿和寒冷中,然而他们始终保持着坚韧的意志,以求能活着到达目的地。
当塞尔维亚的士兵们疲惫不堪地抵达亚德里亚海的港口时,他们看到了协约国的舰队已经在港口等待。在远处,他们能看到一排排巍峨的战舰,映照在金色的夕阳下,仿佛是希望的象征。战舰的炮口闪烁着寒光,周围却是海鸥的叫声和海浪的轻柔拍打声,一派安详的景象。
舰队指挥官,一位硬朗的英国海军上校,亲自站在最大的战舰——皇家橡树号的甲板上,远眺着接近的塞尔维亚士兵。他身着鲜艳的制服,军饰熠熠生辉,手中握着望远镜,眼神坚毅而又深情。他知道,这些从战场上逃出来的士兵们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所以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舰队的号角吹响,士兵们开始登船。每一个士兵登船时,都会被热情地欢迎。他们被安排在战舰的宽敞舱室里,有清洁的床铺和温暖的食物。对于这些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士兵来说,这简直就像是天堂。
当所有士兵都登船后,舰队开始启动。舰队离开港口,船头切开波涛,向希腊的岛屿航行。士兵们站在甲板上,看着塞尔维亚的土地在视线中逐渐消失,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塞尔维亚的士兵们虽然身在异国,但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还有一口气,他们就会继续战斗,直到收复家园,直到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