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批人也不在少数,要想一次性安顿完,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这幽州又不是上京,李若在这儿也没多少田庄铺子,她手头有两处庄子,还是当初说要和陈集一道来幽州之后,大伯母特意给她的陪嫁,那两处庄子她也去看过一回,占地不大,多是种些果子,要安顿下那么多人压根不可能。
“我和明敕商量过了,这些人得今早安顿完,否则,袁立他们也不会放心跟着一道操练。就是,明敕手头上没有地方,我这儿,又只有两处陪嫁庄子,要安置那么多人,委实是不够用。正好杜嬷嬷提了一嘴,我便寻思着,能不能,和那位武叔见一面,问问他的意思。”李若接着说道。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儿。武叔如今就住在洪都城郊的天青山庄里,不算远。嬷嬷您找个人带个信给武叔,看他老人家忙不忙,若是不忙,咱们明儿就过去一趟。”燕王妃吩咐了一句,杜嬷嬷屈膝应了,这就退出去找人传话。
“如此,就多谢阿娘了。”李若松了口气,看着燕王妃认真道了谢。
那几处庄子,认真说起来,如今都算不得房家的东西了,再要往里头安顿人,还是一次性安顿那么多人,绝非什么容易的事儿。
燕王妃肯帮他们,这一声谢,自然是得说的。
“和我提谢就不该了。”燕王妃放了汤婆子,又拉过李若的手,问道,“我帮你问一嘴是小事。关键是,若你只是要找个住的地界给他们,那是极为简单的。可你若是,还想给他们找一份谋生的差使,这就有些难办了。”
那么多人,光是能找地方让他们住下来,都是极不容易的了。更别提找差使给他们做。
这批人多是老弱病残,还有好些孩童在,这些孩童,总要念书吧?再或者,总要学一门傍身的手艺吧?
不然,还能指望谁去养他们一辈子吗?
“杜嬷嬷和我说过,外翁留下的几处庄子,都是极大的,依山傍水,那些不能再上战场的兵将就留在庄子里种些庄稼、或者帮着养养家畜,这事儿,是外翁心善,考虑周全,给他们都安排了一份差使,好让他们都能有事儿做。
虽说不能过富贵日子,但只要肯干,也能过得差不多,总比在外头风吹日晒、只靠一点儿朝廷给的补贴过日子来的强。
外翁这点做的就极好。可,那么几处庄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会儿是人少,所以能安顿得过来,一但人多些,就不好安置了。”
“嗯,这倒是实话。这几年,武叔也说了,庄子里不再进新人了。一来,是他年岁上来了,实在没有精神管太多,二来,也是因为庄子里各处能安排的地方都已经安排遍了,后头再有伤员,顶多,也就是住进去,实际上也没差使给他们做了。”燕王妃低低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武叔也曾跟我商量过怎么办才好。从军所里退下来的兵将,尤其是伤兵,多是上了战场杀过敌的,让他们闲着,他们心底必定不舒坦,定要觉着自己是吃白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