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固安面色还是十分不好看,但果真没再说大儿子的不是,只叫了门客一起商量明日上奏的人选。
贾府外书房的灯火几乎一夜未灭,翌日早朝,贾固安先踏出去主动认了罪,替小儿子给皇帝赔了一番不是,又拿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来,那架势,活像是他是什么一心一意为了大齐百姓的好官。
贾固安几个门生都跟着上了奏,行文言辞恳切,看着各抒己见,实际上,意思也都大同小异,明面上是在说贾麟之罪,实际上,却是甩了春秋笔法出来,暗戳戳把这罪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说推了个一干二净,至少,也推了个七八分干净。他们这话里话外,都在表明贾麟和贾家皆是极无辜之辈,什么命案,他们压根不清楚。
至于贾固安提出建道观这事儿,眼下却是无人提及。
满朝文武眼下只分两派,一是站在贾家和王家这边的,全都一脸替皇帝担忧替百姓操劳的样子,大话说了一箩筐,另外那些,则是默不作声地低着头,全当听不见。
这种浑水,谁都不想蹚。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身子往边上歪着,手头拿着几分奏疏,有一搭没一搭地瞧着,偶尔抬起眼往下一瞥,瞧见他们争得面红耳赤那样心头只觉得烦躁得紧。
贾固安哭诉得起劲儿,皇帝的不耐越发明显,底下那些嗡嗡的争论声此刻听起来倒是比苍蝇还叫人讨厌些,王锡便是在此刻站了出来,一通义正词严的话讲完,末了,又提出要让刑部钟侍郎接手这桩案子。
“此案不可再拖,恳请圣上决断!”王锡说得言辞恳切,配上他脸上的神情,倒还有几分忧国忧民的样子。
皇帝坐直身子,换了一边歪着,眼皮子略掀起一点儿往下看去,不等他出声,底下又有人站出来,自请接手此案。
“阎爱卿?”皇帝瞧着他,似是不解,“爱卿怎么会突然想接手此案?”
“为圣上分忧,乃微臣分内之事。”阎明说得坦然,脸上毫无异样神色。
王锡和贾固安却都听得蹙起眉来,这个阎明,怎么什么事儿都要插一脚!
皇帝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也不知是答应谁。
底下无人动作,王锡不过怔愣片刻,便又站出来说道,“阎大人手底下差使如此之多,接手此案怕是不妥,还是交给钟大人.......”
“首辅此言差矣。都是为圣上分忧,事也分轻重缓急,上京有圣上坐镇,自然太平无忧。滁州这案子却牵涉甚广,华州各地都有失踪百姓,眼下光靠滁州提刑司,并不足以叫众人信服。我虽不才,但这几年也办了几桩大案,钟大人虽是后起之秀,但,终归还是年轻了些,这趟,不可拖延时机,钟大人还是日后再说吧。”
阎明板着一张脸,笏板举在身前,一番话说得直白非常,也是直接堵死了其他人的路。要说查案,这满朝文武谁还能比阎明更有经验?他可倒好,一句太过年轻,就把其余人都给刷下去了。
李峥站在队伍后方,两条眉毛高高抬起来又重重落下去,忍不住踮起脚往前头瞅,难得瞧见阎大人和人争执,他得看清楚些,回头还能说给蹲在家里的阿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