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以让我更快掌握周边的地形情况。林将军,这是你自己做的?”肖垚好奇地问道。
“嗯,这是我花了三年多的时间亲手做的。”林罡笑笑说道。
“当时是为了应付战备需要。”
“现在看来,当初是多此一举了。”
“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这个沙盘做的很精美啊。”肖垚不解问道。
“公子,你看,这里是玉津关。”
林罡边说边开始向他讲解起来,“这里是海城,这里是楚堡。”
“原本海城是木国的。”
“八十年前,天佑朝攻下了海城。”
“海城本就是个山城,它那里相对低些,周边都是高山。”
“海城地处洪江北岸,它的周边附近倒都是平原。”
“陆路能进这个平原的,东北方向,是玉阳关。”林罡用手一指,继续说道。
“还有一条,便是我们玉津关。”
“当初天佑进攻海城的时候,走的就是玉津关。”
“不过,那会玉津关还没有关隘,只是一条狭长的山谷。”
“当时天佑在玉阳关正面佯攻,而又派一支奇兵,从玉津山附近的洪江登陆。”
“从后面偷袭,这才攻下的海城。”
肖垚恍然大悟,“哦,所以说,玉津关是在天佑朝攻下海城以后才有的?”
“正是。”林罡摇着头苦笑道。
“天佑攻下海城后,为了防止木国卷土重来,也为了保护海城,于是便在现在这里设置了关隘。”
“只是,后来才觉得,多此一举了。”
“为啥?”肖垚困惑道。
“拿下海城以后,木国没有了入海口,也不靠江,相当于被天佑牢牢地锁死在里面。”林罡解释道。
“从木都往海城有两条路,一条是从玉阳关过来,那条路比较好走,山外是平原。”
“而玉津关之外,你们自己也走过,一路过来都是山路。”
“所以木国就算想过来,也不会从这个方向过来的。”
“哦,我明白了,林将军是觉得玉津关的战略地位没那么重要了,是吧。”
肖垚一面看着沙盘,一面说道,“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呀,肖公子,你这个比方好!精辟!形象!”林罡听到肖垚这么说,眼睛一亮。
这小孩不简单啊,也知道所谓的战略地位,还有精辟的比方。
这正是海城方面对待玉津关的态度啊!
“公子所言正是。”林罡遗憾地说道。
“就因为玉津关尴尬的局面,所以天佑朝海城对玉津关方向不甚重视,把绝大部分的人力、物资都放在了玉阳关方向和海城本土。”
“我觉得并非如此,林将军你看。”
肖垚用手一指楚堡、玉津关还有沿玉津关侧方流淌而过的洪江,说道。
“海城方面是以防守来考量的。”
“但是,我刚才所指的,皆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当时族长爷爷给我介绍楚堡位置的时候,我就发现,楚堡的选址非常好,你们看。”
众人被肖垚的说辞吸引到了沙盘处,围了上来,仔细听肖垚说道。
“如果,我们在洪江这处,设置码头。”
“那么,就可以在这里避开海城本城、玉阳关的防守。”
“现在大家的思维基于木国没有水路进攻的能力,但如果有呢?”肖垚肯定地说道。
“举个例子,我们楚村原来靠海。”
“如果木国下决心要从水路进攻,那么他们会不会在那个方向建立基地?”
“先沿海岸线,再进入洪江,逆流而上,在玉津关到海城的中间处登陆呢?”
“那么玉津关这时候如果据守的话,绝对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堡垒!”
“当时天佑进攻海城的时候,林将军你也说了,他们是在玉津关外登陆的,而且他们是顺流而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