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玉娟也得安排,虽然只是个地缚灵,按道理说对社会治安损害较小,只要把地区封闭起来就能解决很大问题,可是她所在的区域是个商业区,还是个以旅游为主要卖点的地方,京城市政府在那地方投资可不小,往小了说十亿也是有的,每年的税收哪怕只有投资的十分之一,那也是笔大钱,不容忽略。
所以要把褚玉娟管理好。
好在她神志清明,甚至比李丽娇还要平和,先天条件就好,处理起来并不难:李丽娇上报给了二局,二局的专项组(就三人)过来记录了一圈,然后……在北普陀寺的护法偏殿里加了一个香炉,一个文殊菩萨座下承笔玉女的像,就算把人安排了——职能是增加写作灵感,令人妙笔生花。
这是合了当年她是个才女的旧事。
且褚玉娟不是没有传说度的,当年已经是民国,正是爱情自由观萌发并且莽荒发展的年代,她这嫁衣殉情本身就带有传奇色彩,当时就有说唱艺人给编了故事,遍传天下不现实,但是京津冀一带可是风行过一阵子的,再加上才女的身份,在文人墨客之间多有唱和之举,因此她的故事,在任何一个民国传奇话本集里,都是有的。
这里的说唱艺人,指的是说书人、鼓书、琴书等等曲艺从业人员,可不是现在那些用电子乐器说快板的家伙。
而当年才女的旧友,亦曾月下焚香以寄相思,所以她的香火并非无根,这也是二局能直接设下香火职位的原因——再说她去的是和尚庙,分润的是释宗香火,与国运无关,二局乐见其成。
至于褚玉娟信不信佛并不重要,谁活着的时候没给佛祖磕过头呢。
她的去处已定,剩下的便是李丽娇的报酬,钱财什么的倒是其次,毕竟党亮还投里五百万呢,事前商量的价码便有些可笑了,所以最后那小导演冒险从家里偷了自家老爷子的几本杂记,里面有些武林故事,还夹杂着一些破碎的拳术,听名字便知道是已经消失的传承。
其实除了这些拳术,党亮还在里面发现了几篇咒术,是被以奇闻轶事的成文被记载的,只不过不通典籍没有修行的人即使学会了也无法施展,这需要一定的灵魂强度——灵魂强度和精神力的多寡还不是一回事,这是一种蜕变的结果,放在修行中,便类似境界和法力的区别。
而关于那五百万,党亮不觉得会赔,但是也没觉着能挣多少,因为满足了褚玉娟的要求,那这事儿基本就和大热无缘了——当事人还在呢,还有个大佬藏在背后,不能戏说,那会失去很多吸引人的细节,只靠故事本身,那是需要沉淀的。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短期内不能引人耳目,那就难以脍炙人口了。
他们这个剧组是个小投资,网剧一般也就十五集左右,主要人物又少,而且之所以选择时代爱情,为的就是要规避大场面,要不是因为三番五次出事情,前投资人撤了资,他还未必有机会投这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