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人类的发展史,在几千年里面其实技术都没发生大的突破。
因此,虽然后人无法精确还原前人的样貌。
但大致上也是不会差很多。
所以,这古人绘画上的服饰或生活场景也是古董断代,鉴别真伪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说别的,就拿眼前这幅画来说吧,画的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距今一千七百多年。
你发现没有,画面中有一处明显的不符合时代特点的地方。
儒生坐的凳子。
我们都知道唐朝以前,古人是席地而坐的。
唐朝以后方才慢慢有了凳子、椅子这类家具。
而画面中儒生坐的那个绣墩,是典型的唐朝之后才有的垂足而坐的家具。
当然,我不是说这画有问题,恰恰相反这画没问题。
古人受时代所限,画中出现类似的常识错误是很正常的。
所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幅画的珍贵性,它对研究我国古代服饰的变化非常具有价值。
有人就奇怪了,你不都说这服饰是错误的么,怎么还有研究价值呢?
当然了,不是研究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而是研究辽金时期的服饰。
画面中人物的服饰属于典型的辽金时期的特点。
比如石勒袍服上左右相对的鹘团纹,仪卫穿的是金代海陵王完颜亮发明的尖头靴,这都是是典型金代官服。
还有其服饰的毛皮出锋、窄袖、圆领、装銙束带、双?尾、扞腰、豹尾、尖头靴、帽带、绦带等等都跟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辽金时期的绘画,这些都可以跟考古发掘出来的墓室中的壁画相对应。
另外,那儒生所坐的盘凤饰纹绣墩是金代独有的绣墩。
所以呢,这幅画我们先不说绘画水平,其文物研究价值就很高。
那再看绘画水平呢?
其实也很高。
你发现没有,这幅画远看有股非常熟的味道。
像不像吴道子的《步辇图》为代表的唐画呢?
其设色差不多,也无背景,单纯绘就人物。
所以这幅画有比较浓厚的唐画风格,应该是深受唐画影响。
至于前面那幅李东阳的跋文上写的怀疑此画为元人所作,我倒觉得未必。
从这绘画风格来看,我倒觉得这画更有可能是宋代画家所画。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用放大镜照了照,我发现这画的线条运用上颇有宋代画院画的特点,工笔精细,擅用狼毫勾线。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而且,我说了不算。
如果这画和跋文合在一起,古人李东阳说是元人所作,那这画就是元人所作。
毕竟在先人面前,我算个屁。
所以这幅画,最终也还是元代《石勒听讲图》。
这画,我虽看的很是仔细,但外在却表现的不那么强烈。
给人的感觉也就是感兴趣,但结果却不怎么满意。
我摇摇头,不禁嘀咕道,“这画品相太差了,哪里来的?”
拍卖行的鉴定师耸耸肩,微微笑了笑,“这是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旧货市场上买来的。所以,保存状况是差了些。”
我接过这句话不禁就随口问道,“刚刚那幅字也是旧货市场买的么?我看品相就好了很多啊!”
“那倒不是。那幅是中国大政治家李东阳的字是在德国的拍卖会上拍下来的。哦,好像也是在法兰克福拍的。”
听到这里我就在心里盘算了,这有名有姓的作者,这外国人就查得到出处,能够做研究,给出价值判断。
而无名无姓的东西,人家就没办法研究了,所以,定价自然就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