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国画,但却借用了西方油画的色彩技法,整幅作品呈近处暖黄远处冷蓝的色调变化。
空间透视也采用了西方绘画的处理方式,前景大面积的树木特写则运用了墨色晕染及墨笔线条的国画技法。
从再现场景的角度上看,这样的效果是有必要的,呈现给观者的是一个较为“真实”的海岸林带景色。
关三月的这幅《绿色长城》被誉为新当代新山水的典范,价值极高。
关三月这位画家,我想稍微对现当代我国绘画有所了解的都知道此人。
他是岭南大画家,擅画人物、山水、花鸟。
他是岭南画派的第二代画家,也是岭南美术学院的创建者。
他的艺术成就以及在绘画教育上的成就,在现当代算是极高的一位画家了。
我是仔仔细细看了一圈,发现这画的落款并不是谁人临摹的,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就是关三月自己画的。
坦白讲,单从这画本身来看,我能够十分肯定的给出正向的答案。
但是,我又属实不敢给出这样的答案。
因为,这画现在就在美术馆里藏着的呢!
难不成跟省美一样,被人掉包了?
那就算掉包了,也不会跑出来包香肠啊,这特么也太暴殄天物了吧!
所以,眼前这画到底怎么回事呢?
我是赶紧掏出手机上网查起来,美术馆里那幅《绿色长城》网上也并没有爆出类似《秋林三骏图》那样的新闻。
反而,人家现在还在国家美术馆里做着专题的展览呢!
所以,难不成这画有第二幅不成?
这里得提一句,关三月的《绿色长城》一开始就一幅画,后来也画了同系列的其他画。
都叫《绿色长城》,画风一样,题材一样,但内容多少还是有区别的。
但眼前这幅不是那种同系列里的不同画,而是跟美术馆里藏着的一模一样的画。
就算连落款都是一模一样的。
哎,不对!落款有区别。
我仔细对照着手机上的那幅美术馆藏的《绿色长城》,在看眼前的这幅《绿色长城》,终于被我发现了不要一样。
眼前这幅画,右下角少了个印。
而且,左上角的落款时间上仔细看他原先写的是:一九七三,但却被连了一笔,改成了:一九九三。
而且,相较美术馆藏的那幅画上,字写歪了。
而我一旦发现这个不同,再去看这两幅画,就会发现这两幅画在很多地方都有细微的不同来。
但是这种不同不是真与假的不同,不是两个人画同一种画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习惯、水平的不同。
而是同一个画家前后画了两幅一样的画,所应该有的不同。
只不过,很明显,眼前这幅画的笔力相较美术馆藏的那幅要弱了很多。
我看到这里,再仔仔细细看了看这张皱皱巴巴的大画。
我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你说,有没有可能这幅画是关老晚年所作呢?
他对照着年轻时的画自己临摹自己,但是最后落款的时候却落错了时间,不得不涂改,最后又发现自己不太满意,就直接给揉吧揉吧扔进了废纸篓里。
而自家的保姆又不知何故把废纸篓里的一大坨纸团给捡了出来,发现画很好看就自己留了下来。
最后就演变成了我今天看到的包香肠的一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