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厮连忙放下手中棍棒,走过去将那中年人扶到门房中坐定。另有一人忙不迭去厨房传达朱瞻基的要求。
朱瞻基见中年人仍是有些颤抖,便让几个小厮将房中的火盆又朝着他的方向挪了挪。
中年人急不可待的伸出手去火盆旁烤起火来,身上的衣服在火焰的炙烤下很快被烤热,散发出一股酸臭的味道来。
“呦,这什么味儿啊。”几个小厮被中年人身上的气味所刺激,不由得手掩口鼻,露出厌恶的表情来。
“皇孙殿下,您别在这待着了,这地方味大,您是千金之躯,万一被这瘴气味道熏坏了,小的可担不起这责啊。还是快回府吧,小的们保证给他一顿饱饭吃。”带头的门房年长些的名唤齐二,素来心善些,此刻也是忙不迭的劝说朱瞻基。
“不必,谁还没有个落魄的时候呢?”朱瞻基轻轻的摆了摆手,示意小厮们不要再管。随后又扭过头来,朝着齐二伸手道:“齐管事身上可曾带着些许银钱?可否借给我一些个,回头我和账房说,支取我的月禄还你。”
“既是皇孙要用,小人这身上还有大概五、六两银子,皇孙只管拿去用,就算是小人孝敬您的。”齐二见朱瞻基竟然亲自问他借钱,却哪里敢让皇孙去还,只是忙不迭的从身上摸出约莫五两多纹银,递给了朱瞻基。
朱瞻基拿着银子,朝着齐二笑了笑,到了声谢,便走到中年人身边,递到了他的手中。“这大叔,我这里还有五六两银子,你拿去扯布做身棉衣,剩下的用作生活之资。我见你像是个读书人,何不静心攻读,来年考取功名。你我也算有缘,若是家用不足,大可来找我资助便是。”
“皇孙殿下!您太心善了,此等低贱之人,何德何能得您不弃,不但让他吃饱喝足,还要给与他那么多银两,小的恐怕您被骗啊。”小厮中有人见朱瞻基竟对此人如此厚待,禁不住提醒道。
朱瞻基朝着那说话小厮的方向笑了笑,解释道:“瞻基并非不怕被骗,可我见到此人,便不由得想到因为靖难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民众。若是我大明年年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便不会再有这般情景。归根结底还是朝廷做的不够,还有疏漏的地方。诸位,皇爷爷曾和我说过,他的愿望,便是让我大明国泰民安,让每个大民的子民都吃饱穿暖,稚童能够读书,老人得到安养。到那时,世间便无战乱饥荒,人人不分高低贵贱,尽享安乐。我身为皇孙,怎能不为他老人家的宏愿而努力,尽我所能助我大明子民呢?”
朱瞻基此话一出,在场人等无不惊诧于大明皇孙的仁厚,更是有不少人眼前浮现出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那个曾经奔波帝国各处,安抚民众,锄强扶弱,兴农劝桑,爱民甚于爱子的懿文太子的身影。
朱瞻基见再无人反对,便将银子复又交到中年人手上。诚恳的说:“拿着吧,请先生一定要坚持下去,见到日子越来越好的那一天,见到大明重回盛世的那一天。”
那中年人呆呆的看着手中的银两,忽然仰天大笑了起来。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吓坏了朱瞻基身旁的小厮们,他们怕中年人发了疯,对朱瞻基发难。连忙又拿起棍棒,迅速的将朱瞻基护在了身后。
中年人笑了半天方才停下来,神色逐渐恢复得如同常人一般。紧接着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木盒来,朝着朱瞻基稽首一拜道:“我是专门来向小王孙送寿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