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铁先生有没有想到过,如果律法健全,你甚至不用被卷进靖难之役,变得如此落魄?”
此言一出,铁铉和姚广孝直接被惊得把面前的茶杯都碰倒了,杯中的茶水洒了一桌子。
但两个人惊讶的内容却是不同。
姚广孝惊的是,自己谋划了大半辈子的靖难之役,让朱棣得到了最大利益的靖难之役,皇孙一句话,居然就找到了破绽,甚至明白的告诉你,是可以被避免的。
铁铉惊的是,若是靖难之役能被避免,那么也就是说,这场浩劫的发生,其责任就不在燕王一边,而是。。。
看着二人惊讶的表情,朱瞻基继续沉静的说道:“诸位,可以想象一下,我大明皇室,虽有皇明祖训,可有一部成法规定皇帝的责任和义务?可有规定如何保障藩王的利益的条文?可有藩王犯法如何界定罪责和惩罚轻重的说词?正是因为没有保障,所以才会出现,我那建文堂叔,以个人好恶为导向,无论藩王是否有罪,罪责轻重,直管一并拿来责罚,而责罚也并无定数,只是随心所欲,这怎能服众?若不是他一意孤行,我皇爷爷如何会被逼靖难?难道皇爷爷就不怕留下个藩王起兵的谬名?”
铁铉陷入了沉思:“可是,这并不是起兵的全部理由啊。若是受了委屈,自然可以到御前解释清楚,求得宽恕,不用非得刀兵相向啊。”
朱瞻基笑道:“这正是我刚才说的第三点,根本就没有界定藩王罪责和惩罚轻重的规定,所以就算我皇爷爷到了京城,直达御前,以我建文堂叔的做派,若是不听辩解,直接判个废为平民或者斩监候,就像十二皇叔爷一般,有人能为我皇爷爷辩护吗?还不是建文堂叔一句话的事情?到那时,你们作为大臣,哪个能出来仗义执言?又有哪个敢忤逆建文的旨意?怕是他到时候把宗室一扫而空,你们都找不出来能阻止他的理由。”
“建文皇帝他。。。他不是那种人。。。不可妄自揣测。”铁铉无力的争辩道,虽然他自己心中也知道,为了巩固皇权,建文帝还是真的有可能这么做的。
“铁先生,这你就是欺负小子我年纪小了。当年在立储的事情上,你可是和刘三吾大人向我皇祖爷爷进言,说若是立了我皇爷爷,必定会将先太子一脉赶尽杀绝,而立了皇孙,则会保全各藩王一脉的,这么快就忘了?”朱瞻基笑着说。
“我、我。。。”铁铉哑口无言,他怎么也想不到,朱瞻基竟然会知道如此秘密的事情。当年正是中书舍人刘三吾联合他和一批文官,向太祖皇帝进了以上的言论。才让太祖皇帝把宝押到了朱允炆的身上,立为了自己的继承人。可他不知道,朱瞻基可是看过历史记载的,铁铉他们干过什么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