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起,孙太后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就如那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刘禅望着日益憔悴的母亲,心中满是悲痛和无奈。
他深知孙太后已病入膏肓,即便华佗再世恐怕也是无力回天了。然而,身为孝子的他又怎能忍心弃母亲于不顾呢?于是,从那天开始,刘禅便日日守候在孙太后所居的精舍之中,片刻不离,生怕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与此同时,后宫的嫔妃们得知孙太后病重后,纷纷前来探望。她们或手持鲜花香果,或带来亲手熬制的补汤,以表自己的关切之情。
而其中最为得宠的公主刘玲儿更是常常前来陪伴祖母。每当孙太后看到可爱伶俐的玲儿时,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仿佛病痛也减轻了几分。
这一日早上,刘禅正坐在客厅中稍作休憩,想着母亲的病情,心中烦闷不堪。昨天他陪了孙太后整整一晚上,刚天亮才回到客厅坐下。就在这时,一名侍女匆匆而来,对着刘禅行礼说道:“陛下,孙太后有请。”
刘禅闻言猛地一惊,连忙站起身来问道:“太后怎么了?可是她的病情有所加重?”
那侍女低着头轻声答道:“奴婢不知,只是太后让我速速请陛下去见她。”刘禅不敢耽搁,急忙跟随侍女前往孙太后的精舍。一路上,他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不停地暗自祈祷着母亲不要有事。”
刘禅朝着房门口走去,却不想刚刚走到门前,便被一名侍女给拦了下来。只见那侍女微微躬身行礼,轻声说道:“陛下,太后正在梳妆,请陛下在此稍候片刻。”
听到这话,刘禅不禁感到有些诧异,下意识地开口问道:“梳妆?”
那名侍女连忙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今日陛下走后没多久,太后便苏醒过来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太后今天的精神竟是格外的好,不仅自己起了床,还吩咐我们准备早餐呢。
太后喝了大半碗粥和一个馒头,然后就让我们侍候她沐浴,这会儿正坐在梳妆台前任由我们帮她梳妆打扮呢。”
刘禅听闻此言后,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眉头紧蹙,目光凝视着远方,仿佛要透过那重重迷雾看到事情的真相。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他像是恍然大悟一般,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
“原来如此!”刘禅喃喃自语道,“这便是后来世人常言的回光返照啊……看来,孙太后大限将至,今日恐怕就要驾鹤西去了。”一想到此处,刘禅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悲痛之感。这种感觉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的心房,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尽管内心无比痛苦,但刘禅还是强忍着悲伤,默默地走到房门外静静地守候着。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独和落寞,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一个人。
而就在此时,星彩不知道何时也来到了这里。她一眼就看出了刘禅的精神状态极差,心知定是发生了重大之事。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快步走上前去,轻轻地站在了刘禅的身旁,并伸手拉住了他微微颤抖的手。
星彩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用那双温柔如水的眼眸默默地注视着刘禅,给予他无声的安慰和支持。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一起,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唯有彼此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过了许久,那扇紧闭着的卧室门终于缓缓地被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名侍女,她恭恭敬敬地朝着刘禅行了个礼,轻声道:“太后有请陛下入内。”
听到这句话,刘禅的心猛地一紧,但还是强作镇定地点了点头,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卧室。进入房间之后,他一眼便望见了端坐在椅子上的孙太后。只见孙太后精神矍铄、神采飞扬,脸上丝毫看不出有半点病容,仿佛与以往并无二致。
若是换做寻常人在此刻见到这样的情景,恐怕都会认为孙太后已然起死回生,病情得到了奇迹般的好转。
然而,对于熟知科学知识且来自后世的刘禅来说,他心里却非常明白,这其实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想到这里,刘禅不禁感到一阵悲从中来,因为他深知,就在今日,自己将会永远地失去这位深爱着他的母亲。
强忍着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几乎要将他整个人淹没的悲伤,刘禅脚步沉重地缓缓走向孙太后,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千钧之力。当他终于来到孙太后面前后,双膝一弯,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并轻声道:“儿子给娘亲请安。”声音虽然不大,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深沉得让人动容。
孙太后微微抬起头,目光慈爱地落在眼前跪着的儿子身上,柔声道:“斗儿快请起。这段时间为了照顾我,真是辛苦你了。看看你,都瘦了这么多,都是为娘连累了你。”她伸出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刘禅的脸颊,眼中满是心疼和愧疚。
刘禅连忙站起身来,握住孙太后的手,急切地道:“娘亲这是说哪里话,咱们可是母子,照顾娘亲本就是儿子应该做的事情。”他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想要让母亲安心一些。
孙太后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般美丽而温暖:“能有你这样孝顺懂事的儿子,是我这辈子上天赐予我的最大福气和眷顾。”
听到这话,刘禅心中一阵酸楚,差点又要落下泪来。但他还是用力咬住嘴唇,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哽咽道:“有娘亲一直在身边陪伴着儿子,儿子才感觉到无比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