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义一回到首相府,先是让外交部马上展开与中国的谈判,然后才让陆军大本营拿出一个可行的军事行动方案来,他这是在为外交谈判争取时间。
陆军那边还没提交方案,海军大臣就拿着亲拟的军事行动计划来找田中义一了,这是一个偷袭战术方案。
田中义一不敢说自己反对现在就跟中国开战,只得说海军这个计划要跟陆军的行动协调,请海军大臣去跟陆军一起、制定一个完整的海陆协同计划,海军大臣怎么可能去找陆军“马鹿”,他把自己的计划丢给田中就走了,留下一句:
“您要批准陆军的计划,就请同时批准我的计划,否则,我就辞职!”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因为一旦海军大臣辞职,海军又不再派人接替,没有海军大臣的内阁就得总辞职,田中就做不成首相了,陆军大臣也是这样,这是天皇专门制定的,目的就是要随时都能撤换掉不听话、或是需要承担“下克上”责任的首相。
芝麻岭。
张学良在收到本庄繁的电报后,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赶来“勤王”的李景林、马占山、谢珂、井玉泉,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本庄繁的电报、用词极为恭敬,直接表达了关东军支持张学良接任“东北保安司令”的态度,然后就开始解释“误会”:
关东军得到了错误的情报,说是张学成率部把张学良围困在辽阳城内,关东军是去“解救”张学良的,发回错误情报的河本大作将会被撤销联队长职务、解除军籍,以此向张学良“谢罪”。
在大连的奉军第三师之所以会被缴械,是他们在大连执行安保任务时,日军大连特高课破获了一起定威军间谍案,根据被捕的间谍口供,说是吴佩孚已经在第三师收买了不少官兵,他们将在张作霖返回奉天的路上发动兵变、截杀张作霖。
日本人是为了张作霖的安全,才“被迫”将第三师暂时留在大连,经过特高课甄别,被吴佩孚收买的百余名官兵、均亲口承认了吴佩孚让他们暗杀张作霖的的计划,特高课会很快把这些官兵的口供、送交张学良,为了震慑其他奉军不敢反叛张学良,日军大连警备司令部已经将这些奉军叛徒枪毙了。
另外,本庄繁还通报给张学良一个“喜讯”,叛军首领张学成,已经被关东军枪毙了,尸体已经运往奉天
本庄繁还提醒张学良:吴佩孚居心叵测的率领定威军进入东北,目的肯定是要抢夺东北的控制权,刺杀张作霖、极可能就是吴佩孚所为,要不然吴佩孚怎么可能在张作霖遇刺的第一时间就进入东北?
目前东北局面已经稳定,吴佩孚依然在率兵北上,本庄繁说自己已经命令关东军前去堵截定威军了,决不能坐视吴佩孚阴谋夺取张学良权利的奸计得逞。
最后,本庄繁邀请张学良共同出兵,把吴佩孚驱逐出东北。
“我们决不能上日本人的当,他明显是在借刀杀人,让我们与定威军结下死仇。”李景林旗帜鲜明的说道。
“借刀杀人?谁跟谁借?
我看不妨假意答应本庄繁,然后再来个按兵不动,让他们两家去厮杀,等到合适机会、咱们再下场,把定威军礼送出境。”郭松龄老谋深算的说道。
“日本人才是真的居心叵测呢!
张海鹏的叛军中有一个大队日军、他怎么不说?”谢珂反问道,显然,他也反对与日本人合作。
“不管怎么说,日本人杀了张学成,就是替少帅除掉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我觉得也许这次日本人是真心帮我们,假如吴佩孚赖在东北不走,咱们还真不一定赶得走他。
我看还是趁着关东军主动帮忙,先把定威军赶出东北为妙。”马占山刚刚被提拔为省长,自然一切要从张学良的角度思考。
井玉泉认为自己身份太低,所以没有参加争论,但意见相左的郭松龄和马占山,与李景林、谢珂一直在针锋相对的争论着,两边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即便是如此,本庄繁的目的已经达成了,他成功分化了定威军与奉军,假如二者联手,关东军就只能逃到朝鲜去,今后再想进入东北,就不得不先与中国军队在鸭绿江上血战一场,坐拥天险的中国军队可不是好打的。
张学良不好意思卸磨杀驴、张嘴让吴佩孚退出东北,也不信日本人真的会那么好心,他决定不给本庄繁回电报,准备坐山观虎斗,让吴佩孚帮着削弱一下关东军,让关东军把吴佩孚赶回关内,对张学良来说都是不错的“借刀杀人”之计。
张学良决定不管关东军与定威军的战事,赶紧回到奉天给张作霖发丧,接着这个机会把东三省的高层聚到一起,稳固住自己的地位再说。
张学良亮明态度后,其他人也就没啥好争执的了,郭松龄说有李景林、马占山、谢珂他们“护驾”,奉天又是自己的根据地,他就先不回去了,他要盯着定威军与关东军的战事。
张学良觉得郭松龄说的有道理,于是带人先返回奉天去了。
郭松龄不肯跟张学良回奉天,是因为他也有个“借刀杀人”的计划要暗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