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元博迟疑的样子,红衣人笑了笑,倒也不急着要他表态,浅淡道:
“金面首座无需现在给出答案,可回去深思熟虑。但也莫要犹豫太久,本座仍会在此间逗留一日。拔营之时,静待你的回音。”
说完,便转身离开。
元博望着他的背影,眼底微带寒色。
不得不说的是,红衣人有这样的打算,从某层面上拿捏住了元博的心理。
他知道元博能追来,必然是有想保住公主安全的意思。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保护欲”,令元博处于被动的状态。
公主留在禁军营中,本身并没有想要离开的意思。
元博带走公主,只能用强行的方式。
不过,禁军一定会阻拦。
不论元博是自己一个人劫营,还是兴白羽卫猛攻,与禁军对立的结果就只有一个。
胜败,都必须背上一个叛逆的罪名。
毕竟他的职责是护送公主,而不是抢夺、僭越。
届时,纵然抢到了公主,大燕朝境内恐怕也再无他们的安身之所。
在这样的被动的局面下,元博既想保住公主,又不愿背上叛逆的罪名,那就只能随着红衣人的方法去办。
带着公主进入云州,红衣人负责在大婚席上,伺机行刺阿史那。
而元博同样以使节的身份入城,不论红衣人是否得手,他全力护佑公主撤离。
既保住了公主,又可将罪责全部推到突厥人身上。
这俨然是目前逆境中,最好的处理方式。
但从根本的层面上去讲,刺杀阿史那只是红衣人和太子为挽回颓势的“诛心”之法,本不应牵涉公主与元博。
他们既利用公主接近阿史那,又迫使元博不得不参与其中,便形同于一种变相的绑架。
放在谁的身上,都难免有些不忿。
元博随后离开了禁军营。
营外守候的韩商接回他之后,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元博阻止道:“无需多言!公主确在此处,先回去再说。”
韩商便只能收口,点头。
几里之外,临时的营帐中。
元博坐在主位上,一身阴沉之色。
帐中,除了韩商和队伍的几个主要统兵校尉之外,便再无旁人。
思虑了片刻后,元博说道:“诸位,实不相瞒。此时我们已然骑虎难下,即便发布公主在幽州暂时休养的消息,能拦住红衣人一时,也断然不能挡他一世。他若执意留下公主,我们几乎无计可施。强行攻营,只会得不偿失,也会令我们成为众矢之的。”
“如今看来,我们只能策应红衣人的行动。务求必杀阿史那,并安全带出公主。”
说完,紧接着,将红衣人的想法与公主如何失踪、又莫名回到禁军营的始末讲了一遍。
众人听后,一阵面面相觑。
韩商难以置信道:“这绝无可能!公主若真是意外被人救起,那么大人为何在岸边寻到了可疑的踪迹?且,既是救人,当也就近寻求帮助,大可不必远走数百里之外,再找禁军。红衣人与公主定然是在说谎!大人刚才也说了,事发之时,河道上就只有你们一艘客船,何来另有好心人相救之说?”
“红衣人带出来的那几具尸体,定是假的。肯定是红衣人绑架了公主,并杜撰出公主轻生被救的事实。其中难以自圆其说,漏洞何其之大。”
元博摆了摆手:“既是漏洞极大,骗不了人,那红衣人又何必如此杜撰?干脆直接承认,岂非更好?与其说他胡乱编排,本座倒愿意相信,公主真的并非他所劫。但现在并非纠结于此的时候,关键在那几具来历不明的尸体身上。韩商,你去将塔鲁带来。”
韩商应是,随后亲自走出大帐去找塔鲁。
崔三与许君卿留守幽州,塔鲁身份特殊,若是被朝廷之人得知,必会节外生枝。
虽然将这厮扮成了铁面官,但毕竟是假的,稍微缜密之人便可看出猫腻。
故此,离开之时,元博留了个心眼,倒也把他带上。
没多久,韩商便带着塔鲁走了进来。
元博将之招来身边,二话不说,便伸手将他的脸扭过一边,目光落在他左边脖颈的一块“纹身”上,继而略有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