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让萧笙去做大军的辎重官,岂非是将功劳转手于他?不行!这辎重官要做,也该是吾儿去做!”
上官瑛微微沉思后,立马拒绝道。
赵白眉此时却摆了摆手,“稍安勿躁,且听他说有何用意,再做决定。”
元博轻笑道:“皇后娘娘不必怕功劳被萧笙抢去,有微臣在他身边卧底,岂会让他有丝毫功名加身?但他若去做了这个辎重官,对我们有两个好处。”
上官瑛追问道:“什么好处?”
“第一,萧笙随军出征,吐蕃王必会鼎力相助。皇后可运筹,伺机让吐蕃支援粮草给我大燕,且要狮子大开口。相当于用粮草换取萧笙的官位,不然便不给萧笙建功的机会。如此,吐蕃的大批粮草运到我军前线,其国内实力必然有所削弱。吐蕃国遭到削弱,岂非正是削弱了萧笙?”
元博缓缓道:“再者,此计若由吴王向内阁建言,内阁见有利可图,必会采纳。吴王也可趁此得到内阁的赏识,建立在百官心中的形象。第二,我会跟随萧笙前往前线运粮,暗中诱导他犯错,令他建功不成,反遭内阁责备。届时内阁震怒之下,必将之撤换,吴王便可随后顶上。”
“如此,既变了个方式得到了吐蕃的粮草,又狠狠压制了萧笙,一举两得。萧笙以为自己有机会上位,肯定会极力争取,说动吐蕃王支持。而有了微臣的运筹,他肯定会处处碰壁。他表现得越糟糕,就越能体现随后顶上的吴王越贤明。何乐而不为?”
元博的这个计策既简单,又极为立竿见影。
先让吐蕃以大代价支持萧笙建功,然后由元博暗中使坏,诱导萧笙犯错,引来内阁的怒火。继而,便可顺势让萧永顶上,既夺了萧笙的职权,又得到了吐蕃支援的粮草。
萧笙表现越差,就越能突现萧永的才华。
对比之下,内阁显而易见,会知道谁更值得支持。
所谓的对比成优劣,便是此间。
两个大美女站在一起,姿色伯仲之间,你不会觉得有几多惊艳。
但若一个丑女和一个美女相对比之下,则会分明得多。
先给萧笙建功的机会,后再由萧永顶上,也是同理。
其中需要一个逆差极大的对比过程,优劣才会凸现。
赵白眉听后,却颇显狐疑道:“如你所说,此计倒也可行。但...离王呢?”
元博回道:“萧笙并非蠢材,他身为辎重官后,在弟子的运筹之下,若频频出错,就必会起疑。而到时,弟子便会祸水东引,将一切“错结”都指向离王,令二人互生嫌隙。萧笙不是个软柿子,一旦认定是离王在暗中对他使坏,必会联合吐蕃反击离王。”
“二者纷争一起,不论最终谁胜谁败,都会是元气大伤,我们只管坐收渔利。”
先是故意留给萧笙机会,再暗中使坏,令萧永取而代之。
萧笙若起疑,便将祸水东引,指向离王萧天河。
二者相争,萧永背后坐收残局之利。
元博想出此计,不可不谓之奸诈。
但毫无疑问的是,听在赵白眉三人的耳朵里,乃是妙计,大有可为。
赵白眉眼底闪过一丝异色,“这么说来,你放过萧笙并非是有异心。反倒是早就想好了借刀杀人之计?”
元博并不否认,郑重点头。
赵白眉脸色喜形于色,大呼道:“好!果然是为师的好徒儿,那此事便按你所说去办。内阁下一步若要举兵收复燕云二州,则皇后必会极力推荐萧笙作为辎重官。而你这个二皇子的老师,从军随行辅佐,倒也合情合理。那么,你便早做准备。为师等你好消息,退吧!”
说完,便回头看看了珠帘后的上官瑛。
见上官瑛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元博表面上应了一声是,退出了皇后宫中。
元博才刚刚离开。
上官瑛便立马看向赵白眉,问道:“你就这么信任此人?这计策是他想出来的,能成之,亦可败之。他若是表面仍归附于我们,实则早有异心呢?”
赵白眉胸有成竹之色,淡然道:“无妨!即便他真是表里不一,也无碍大局。况且,老夫手中还有他最想知道的秘密。他纵然有异心,也不会此时反水。你可放心!”
......
离开后宫。
元博直奔军机阁,一路上心中若有所思。
赵白眉果然会拿“萧笙”来说事,好在他一早便想好了说辞,倒也可以暂时稳住皇后一党。
而他口中所说的“妙计”,也会一力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