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三间小巧玲珑的平房矗立其中,屋内的开间布局、地面材质乃至照明强度都与实际案发现场毫无二致,甚至还精心规划设计好了供人行走的路线。
董艳珍小心翼翼地藏匿于中间那间屋子的角落里,她透过墙上那个不易察觉的小孔,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屋外逐渐走近的人影。她的目光紧紧锁住每一个进入视野的人,仔细观察着他们的步伐和步态特征,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差异。
与此同时,三台摄像机分别稳稳当当地架设在了三个关键位置,如同三只沉默而敏锐的鹰眼,同步精准地记录下过往行人的一举一动。镜头无声地捕捉着每个人行走时的姿态、速度以及身体摆动的幅度等细节信息。
当嫌疑人踏入这个看似普通的场所后,便会按照事先的安排,被引导前往不同的房间执行特定的任务。然而,这些嫌疑人对隐藏在门后的那双锐利眼睛以及悄然运作的摄像机毫无所知。
毕竟,这里只是一个宁静祥和的乡村,远非城市那般繁华喧嚣。在这里,无法像召开大型会议那样将所有嫌疑人召集在一起,也不可能如 T 台走秀般,开启明亮耀眼的聚光灯,伴随着悠扬舒缓的轻音乐,让他们依次走过展示自己。
想要顺利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等待恰当的时机和合理的借口。尽管警方拥有强制传唤嫌疑人的权力,但要想一次性让所有人都按时抵达现场几乎是天方夜谭。
因此,只能采取逐个传唤、逐一追踪调查的策略。就这样,第一个接到传唤通知的便是文水杨。此人在此前的排查过程中已接受过详细审查,且基本上能够排除其嫌疑。
不过,根据指挥部严格的指令要求,但凡名列排查名单之上的人员,无论是否存在较大嫌疑,都必须依照既定的程序完整地走一遍流程。
“不是这个人。”董艳珍斩钉截铁地说道,然后毫不犹豫地将眼前之人排除在外。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被传唤到了这里……
胡晓青作为负责现场步伐追踪工作的人员,手中紧紧握着一份至关重要的名册。按照指挥部所做出的决策,凡是登记在册的重点对象,无一例外都需要接受董艳珍通过足迹追踪步伐来进行严格的排查。
然而,让胡晓青倍感诧异的是,每传唤来一个人,都会被董艳珍迅速而坚定地否定掉。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短短几天时间内,胡晓青手头那份名册上的 48 个嫌疑人竟然全部都已经走过了这个流程。
可是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无论是尚武、胡晓青自己,还是魏伟以及胡家祥等人,自始至终都未能从董艳珍那锐利的眼神之中捕捉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希望之光!
“没有一个人的足迹特征与案发现场留下的相符,依我看,真正的凶手根本就没有被列入这份所谓的重点嫌疑人名单当中。”
当董艳珍带着满心的遗憾最终离开红安之时,她说出了这样一句沉甸甸的话语。虽然足迹不像指纹那样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性,但董艳珍表现得如此决绝,这无疑给专案组的核心成员们心头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不过,还没等他们来得及沉浸在沮丧的情绪之中,一个神秘人物的突然出现,犹如给众人注入了一剂强有力的强心针一般,瞬间点燃了大家内心深处新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