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虽然不多,但这些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冉秋叶讲述着她的梦想和努力,她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美好的未来。
易天赐和王语嫣静静地听着,他们被冉秋叶的执着和热情所打动。
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他们也坚信,这所学校将会培养出更多有梦想、有追求的孩子。
这些自然也是易天赐会去支持冉秋叶干的。
这附近还有两个教室,里面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黑板也擦得干干净净,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只是现在还没有被使用。
冉秋叶站在教室里,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她望着周边的孩子们,他们似乎并没有要来上学的打算。
孩子们在村子里嬉戏玩耍,对知识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
冉秋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焦虑,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却感到力不从心。
尽管如此,她还是决定先把学校开起来。
她默默地告诉自己,哪怕现在学生都来了,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老师来教导他们,她一个人恐怕会有些顾不过来。
但她并没有放弃,因为她坚信,只要学校开起来,总会有希望的。
冉秋叶深深地叹了口气。
“不着急,只要是开起来之后,慢慢的也就会有人知道上学的好处了。”
冉秋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
她相信,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给予孩子们学习的机会,他们就会逐渐明白上学的意义。
“至于老师,肯定会有一些有知识的人,他们可能现在不想回到城里面,我们可以想办法把他们留下来。”
冉秋叶的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她相信,总会有热心的教育者愿意投身到乡村教育事业中,为孩子们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以在村长开大会的时候,让那些知青上去讲话,做报告什么的,比如写点儿什么赞扬村子的文章之类的。”
“让村民们知道,有文化的人,和没有文化的人是有区别的。”
易天赐觉得,这需要一个环境,一个让村民们懂得学习的环境。
要让他们自己的眼睛去看,身体去感受。
而不是揪着耳朵去说,那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