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那些世家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一个两个的绝对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其实李延清也没有那么多的书籍够他放进图书馆里,他打算请那些学子抄写县学和府学里的书,再收纳到图书馆中。
这样那些没能入公办学校,书籍贫困的学子们也能有机会一览。
然后再将自习室和图书馆并在一起,这样学子们在文化交流中心也能有一个安心学习的地方。
另外,还要特别定制一长串的讨论墙,当有学子有疑问时却没有人解惑时,就可以将自己的疑问书写下来,贴到讨论墙上。这样的话,只要是来到文化交流中心的学子们,都可以集思广益为疑惑者提供思路。
讨论墙相当于是给广大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书面交流的平台,从而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收获,这不仅仅只是你来我往的答疑,更多的是能够体现学子们不同的思想的碰撞。
李延清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让学子们擦出绚丽的火花。
最后在四周围上高墙,在墙上绘山清水秀,写千古流传的绝章,他要让所有的墙面都开口说话。
除了这些基本的建设,李延清还打算单独辟开一块地,给学子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他准备修几间小教室,让那些学子充当老师,为百姓们授课,教百姓们识字。
这一项完全取决于自愿,无论是授课的学子还是来听课的百姓,他不强求,谁愿意授课就来,谁愿意来听课都可以来。
上到八十岁的老翁,下到三岁小儿,在这几间教室当中,充分体现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
就算是女子,妇人,她们若是想听课学习,他也可以为他们单独分一间教室出来,专门用作女子学习的地方。
李延清的每一个想法都充分体现在他对文化交流中心的设计图纸上,他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说的再好听也不如做的漂亮。
当他把预留女子学习教室一事与云芊说了之后,云芊当即表明了对自家夫君这一举动的支持。
还兴致勃勃的说,等她生完了孩子,她可以去为那些想要学习的女子授课,她也想当一回夫子。
这世间说大也是非常的宽广,可这世间说小却又十分的狭窄,狭窄到没有给女性打开哪怕一条羊肠小道。
好像他们从一生下来的使命,就是在为以后嫁入夫家相夫教子做准备。
困在世俗的枷锁之中,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后宅的那一亩三分地,就禁锢了她们一辈子。
李延清对女性开朗的态度,让云芊大受启发,她想为女性们打开一条路,一条可以让她们做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