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案子并不大,顺天府一年能遇到好些桩,比这严重的也不少见,但关乎朝廷命官的就不一样了。
顺天府尹不敢怠慢,立刻去传了楚孤城,后者万万没想到自己好心救下的女子竟然会反咬一口,气得脸色铁青,一口否认,并将实情细细述来;但他的实话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没人相信一个弱质女子会胆大包天地去诬陷一位素不相识的朝廷官员,更别说赌上自己的名节了。
所以,看到女子在公堂上声泪俱下的模样,无论是顺天府尹,还是旁听的百姓又或者衙差,他们都下意识地更相信那名女子,认为楚孤城色欲薰心,行为不端。
那一段时间,楚孤城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指指点点,甚至被不知内情的百姓掷鸡蛋、菜叶,可以说,那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谷底。
革职、查办、收监,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坐在牢房里的楚孤城明白,自己这是掉进了陷阱里,一切的一切都是有人在背后设计,好比钓鱼者,那个女子是鱼饵,他就是那条鱼。
他入朝为官后,因为性情禀直,不愿屈从讨好,确实得罪了不少人,但也仅止于腹诽或者言语之上,会恨他恨到兴师动众布下如此大一个局来引君入瓮的,只有之前茶叶一案背后那条未被查到的大鱼,又或者是……几条。
可惜,这一切明白的太晚,上了钩的鱼无论怎样挣扎,单凭自己之力都是不可能甩开鱼钩的,只能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楚孤城完了,甚至包括他自己,不过他并没有承认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坚称自己是被冤枉的。
起初顺天府尹尚好言好语的审问,后来不知是烦了还是得了什么人的暗示,开始动用大刑;几日下来,楚孤城身上几乎看不到什么好皮肉,可无论怎样痛楚难熬,楚孤城始终不肯改口,他是倔强的也是孤傲,纵然是死,也要死得清清白白,绝不沾那泼来的污水。
在这样的拉据中,顺天府尹终于耗尽了耐心,准备趁楚孤城受刑没力气反抗之时,在纸上强行按下手印,并按律判处充军之刑;这一下若是按实了,楚孤城这一辈子就算是完了,身败名裂,再无任何还转的余地。
楚孤城也明白,所以他拼死反抗,可他一个人又怎么敌得过那些多如狼似虎的衙差,更别说他手脚都被镣铐锁着,就在手指离供纸只有一寸之距时,一道人影突然出现公堂之上,并带来了对楚孤城有利的证据,那人便是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