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林雪就跟刘老头说了板栗的事情。
孙老太太本来还想说,这板栗的生意可以留着自己家人做,没有必要跟村民搅和在一起。
可最后在刘老头的解释下,孙老太太才明白,他们这样的农户人家,想在镇上开家店铺会遇到极大的阻碍。
如果这是家族企业,有一个村子的人作为靠山,说不定真的能在镇上站稳脚跟。
这个年代不是说老百姓想做生意就能做的。
镇上原本的富商,有的是办法抢走你的生意。
甚至倒打一耙,将你弄得家破人亡都是寻常。
这和普通人去卖卖猎物,卖卖自家种的小菜鸡蛋可不一样。
一旦你真的在镇上开一家店铺,那整条街上有无数人会将你的老底查的清清楚楚。
除非你有极大的靠山,不然根本就无法在镇上立足。
想通了其中的缘由,孙老太太也就不再反对,把板栗的事情说出去。
刘老头连夜就去找了老村长商量这件事情。
最后决定先把山上的板栗弄回来,等到天再冷一些,就安排村民们到各个镇上叫卖。
他们不着急买店铺,先从小摊小贩做起,这样不会引起世家大族的注意。
等到板栗的名声打出去以后,自然会有人来跟他们村子寻求合作。
青山村的村民们,先挣一波快钱。
然后再将板栗卖给那些富商,再挣一波辛苦钱。
最后用这些钱来买鸭苗,村里已经决定明年的稻田里实施鸭稻同养的政策。
毕竟他们村子里的田地靠近大河,有的是水可以灌溉。
知道了村里人的打算,林雪决定,等来年将村里的鸭蛋收上来,制作成变蛋再挣一波。
本来林雪是想请夫子到村里教学的,不过最后老村长说,镇上就有好几家私塾,这附近的村民都是把孩子送到镇上读书的。
镇上距离他们青山村也不远,到时候村里会安排一辆牛车,来回接送这些上学的孩子。
毕竟村里除了刘平家以外,也有好几户人家的孩子到了适学的年龄。
有能力的人家凑一凑,按月给点辛苦钱,安排个老人赶车,每天接送,大家也能放心一点,孩子们也能轻松一些。
既然村长他们已经商量好了,林雪也没再反对。
不过这些都是村里的家族产业,至于老刘家,林雪已经开始教授大嫂二嫂制作豆腐。
到时候他们家开个豆腐坊,专门做批发豆腐的生意。
村里有意向的,也可以从他们这里拿了豆腐去其他地方卖。
反正冬天没有啥活可干。
搞个小推车,推上一大板豆腐,挨村的叫卖也能有个收入。
豆腐这东西性价比高,又不贵,而且味道又好,是吃不起肉人家的首选。
这个冬天,整个青山村的村民们都在忙忙碌碌当中度过。
有的人去卖板栗,有的人去卖豆腐。
刘家人则是守着豆腐坊,这钱一点都不少挣。
时间缓缓而过,一眨眼就临近了过年。
青山村的村民再次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蓟州城又来了一大批难民。
听说还是从他们老家那边被蛮子撵过来的,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辗转好几个城池才来到了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