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
等到两人看到孙老太太给她们准备的东西时,脸都黑了。
“娘,我们回来一趟,你就给准备这么点东西啊?”
看着面前各自放着的两半袋粮食,两把锄头,两把镰刀。
“瞧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再给你们多拿点,你们能拿得动吗?”
刘老头磕磕烟袋锅子,别以为两个小丫头抱的什么心思他不知道,老太婆子心软,他可不能糊涂。
当初他们来到这个地方时,不也是什么都没有。
如今他愿意支持两个闺女家一些粮食和农具,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这些农具,哪一个不是花大价钱弄来的。
这个朝代对铁器的把控可是很严的,即便以旧换新,都要花不少钱。
很多人家一把菜刀能用一辈子。
谁家不是修修补补,用了一年又一年。
而且现在正值春夏交替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野菜。
只要人勤快,在这个时节想填饱肚子还是不难的。
都说救急不救穷,两个女儿想把老刘家的东西全搬到她们婆家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家里的东西都是老大两口子挣来的,他们老两口岁数大了,根本就没有能力挣。
可不会为了两个贪心不足的女儿,得罪了自家大儿媳妇。
“爹,我跟大姐向来勤快。”
“这农具就不说了,粮食着实少了一些,这点够什么用啊?”
“不说给个四五百斤,但100斤粮还是要有的吧?”
刘二丫有些不甘心,跟老太太好说好歹说,也只要到了100文钱。
虽然有些意外娘家人会给农具,但这粮食着实太少了。
“你这话说的轻巧,一人给100斤,那可就是200斤粮食!”
“如今正常田地亩产不过200多斤,感情我们老两口白忙活呗,挣的全给你们两家贴补了?”
“你这是让我们老两个喝西北风去啊?”
刘二丫的话,让刘老头伤透了心。
他不能拿儿子挣的东西补贴闺女,这些粮食也是老两口平日自己省下来的。
别看这五六十斤粮食不多,但要知道这个年代普通亩产也不过二三百斤。
这要不是林雪拿出来的粮种,青山村的粮食产量也不会到达五六百斤。
但这件事情不能传扬出去,大家都唔得严严实实。
“爹,您别生气!”
“二妹她年纪小,不懂这!”
刘大丫虽然心里也不甘心,不过她也明白,如今亩产不过二三百斤,正常都达不到三百斤。
爹娘给的这些粮食,足够让他们撑上一个月。
一个月后,家里的蔬菜也种起来了,再往后撑一撑,等粮食丰收就能挨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更何况,这次要个五六十斤,下次不也还能再来娘家打秋风?
刘二丫见自家大姐这样说了,于是就平缓了脸色。
“爹,都是我的错!”
“我也没想到逃一次荒,家里的家底都被掏空了,我是太着急了才会说错的话!”
刘二丫一看自家大姐的脸色,就猜到了她的用意。
这两姐妹之间还真是心有灵犀。
等将两个小姑子送走以后,王氏便去了林雪那儿。
“雪娘,你可是不懂,那两个小姑子简直就是黑心肝的。”
“当初你们两个没嫁进来的时候,可没少找我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