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抱团,自诩圣贤之后,天子门生,排除异己。
自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已成了这些儒生相互吹捧的青云之路。
明明按照声望,他们世家才是那些清流官位的不二人选。
如今,他们非但不能入清流,反而与那些寒门争那武将之位。
那样的位置,完全是泥腿子们用命搏出身的机会。
是往常他们,不屑一顾的官位。
迫于无奈,不得不坐,甚至还得和那些泥腿子们拼命。
正当他们将要爆发,与儒家翻脸之时。
昨日,孔颖达亲自登门,让他们配合推举陛下入文庙。
其中许诺了不少好处,甚至原先本属于他们的清流官位。
他们原以为崔家也在这一行列之中,没想到孔家竟将崔家排除在外。
这也难怪,谁叫崔家有个贤婿魏征。
而在魏征,有个与儒家对着干的在世圣人王通。
从儒家大谈礼教以来,王通就多番反对。
甚至带领新城学宫众多大儒,抨击礼教的危害。
新城日报,刊登了不少这样的文章。
这才让儒家推行礼教一事,暂时搁置。
如今儒家这般作为,怕是又是为了此事。
让陛下成为入文庙,成为儒家圣人,不得不说,此法当真无解。
此事对他们来说,没有半点危害,他们乐意为之。
但面对盛怒的崔家家主,又不好说出心中所想。
便低着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崔家家主见众人这副模样,差点气笑了。
环顾四周,冷笑一声。
“好……你们好的很……”
“儒家守着律法,却用繁琐的礼教要求天下百姓。”
“律法乃是最低的道德标准,他们儒家守着最低的道德标准。”
“却用圣人的道德标准,要求天下众生。”
“这是何道理?”
“难道诸位,不知这儒家背后的龌龊心思。”
“他们只不过是想让世人学好,方便他们使坏罢了。”
崔家家主将这些年的不满,一并宣泄而出。
而周围的其他世家家主,依旧不为所动。
在不触及利害关系,他们当然可以做到袖手旁观。
崔家家主深知这个道理,更知晓这些世家家主的虚伪与渴望。
从位置上起身,崔家家主指着庄园外传来的读书声,淡淡一笑。
“他们儒家不是想让陛下入文庙吗?”
“那么我们让陛下入武庙,诸位以为如何?”
“那姜尚坐了武圣的位置千年,也是时候该挪一挪。”
此话一出,众世家家主嘴巴微张,眼睛瞪得老大。
“此话当真?”
如今,能有此能力让群臣推举陛下入武庙之人,只有崔家家主一人。
这些年,儒家虽占据诸多清流之位,但对于武将的位置,不屑一顾。
崔家倒是将这些位置,尽数收入囊中。
并且在魏征的帮助下,培养了不少寒门的亲信。
他们也跟着,分了一杯羹。
如今世家入仕子弟中,除了编写新城大典之外,大多皆是武将之职。
其中,崔家占据绝大多数或多或少的武将之职。
一旦崔家牵头,推举陛下入武庙,必然能成。
若是陛下入了武庙,他们这些武将之家,也不输文臣之家。
什么清流官位,比起他们武将职位,也高贵不了多少。
待到那时,他们这些世家,怕是能迎来二次辉煌。
冷冷扫了眼,周围一脸喜色的世家家主,崔家家主再次补充。
“除此之外,老夫决定,推举天人邹家后人,担任天官一职。”
“这儒家太过猖狂,需要有人来治治。”
此话一出,周围众家主再次一怔。
思考一瞬,瞬间明白过来。
这崔家家主,是想让天人邹家牵制儒家。
若论这世人,能与传承千年的儒家对抗之人。
除了同样有着古老传承之外的邹家,再无人选。
况且,邹家在天竺宴会上,对孔颖达那冷淡的态度。
一看就是和儒家不对付,断不可能和儒家为伍。
成为这天官的人选,实在再合适不过。
天官本是周朝特设的官职,周朝之后便无天官一说。
儒家主持改制,大谈周礼,天官一职便再次出现。
而胜任天官之人,须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医学人事。
天官的职责,便是常伴陛下左右,和记录陛下起居注的史官一般。
而这史官,向来是儒家之人担任。
至于那天官,儒家原本想是作为人情,让袁天罡担任。
可袁天罡如今在西方的地位,断不会担任。
常伴陛下身旁,能第一时间知晓朝中局势。
也能或多或少影响陛下的判断。
若是邹家后人担任天官之职,也能让儒家之人有所顾忌。
入武庙之事,再加上天官一事,儒家的好日子怕是到头了。
思及此,众世家家主不再掩饰,出声应允。
“崔公放心,明日朝会,我等定当配合崔公办成此事。”
崔家家主嫌恶地看了这些人一眼,微微摆手。
“老夫累了,诸位请回吧!”
不愿再和这些墙头草多待半刻,若不是没有合适的盟友。
崔家早就与这些目光短浅的小世家们,划清界限。
如今天人邹家的出现,可以着手从这些世家脱离而出。
摸着怀中时弼赠与的续命金丹,崔家家主满脸笑意。
有了此丹,有了天人邹家,有些安排无需这般急切。
有些事情,也可以着手安排了。
思及此,崔家家主招来一名小厮。
“让底下的人安排一下,找个时间将三年前选好的女子们送入宫中。”
那小厮会意,领命而去。
崔家家主看着那小厮离去的背影,脸上难掩笑意。
三年前,被郑家捷足先登,率先与陛下结亲。
此事,他后悔良久,悄悄让人收罗民间绝色女子。
待到时机,送给颜直,方便日后行事。
本以为陛下不近女色,但天竺那晚的事情之后。
他便知晓,陛下非是不近女色,而是偏爱人间绝色和各类奇女子。
而他收罗的绝色中,三年来,经过多轮调教。
陛下喜欢的样子她们都有,定让陛下难以自拔。
郑家靠一女子,能有如今的地位。
他们崔家靠这批女子,再现五姓七望的荣光怕是不难。
一想到,那宫中传闻,大皇子乃是一痴傻儿。
崔家家主眼中就难掩喜色,看向皇宫的方向,满脸憧憬。
“若是那些女子诞下皇子,这偌大的天下我崔家也可执掌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