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杜大人,此次入神都,来得匆忙,并未携带贵重之物。”
“陛下待我等恩重如山,我等能为陛下做些什么。”
突然的提问,将杜如晦从思绪中拉回来。
细细思索过后,依旧没有半点头绪。
如今,陛下享有天下,受天下百姓供给。
寻常物件,根本难以入陛下法眼。
况且,此次陛下召集太过突然,他们也根本没准备什么像样的礼物。
众人见杜如晦不语,你一句我一句,开始讨论起来。
“神都朝臣,以泰山封禅取悦陛下?”
“我等西方朝臣,何不效仿?”
“只是可有何名头,能与泰山封禅相比。”
魏征闻言,眼前一亮,看向说话之人。
说话之人,正是最早归顺陛下的西域吐蕃王。
“吐蕃王,言之在理。”
“只是封禅泰山,乃我汉人帝王,最高的荣誉。”
“其他名头,怕是难以与之相比。”
话音刚落,吐蕃王旁边的一位少年突然接话。
“杜大人,站在汉人的角度,确实难有与泰山封禅相比的荣誉。”
“可若是站在我们西域的角度,却有一法,不亚于泰山封禅。”
杜如晦看着少年年纪不大,谈吐不凡,瞬间来了兴趣。
看向一旁一脸自豪的吐蕃王,笑着出口。
“这位少年是?”
吐蕃王看向那少年,脸中满是笑意,介绍道。
“这位是我吐蕃的天才少年,如今在新城学宫就读。”
“博览群书,熟知东西方各种文化和典故。”
“少年人猖狂,若有不敬之处,还请杜大人海涵!”
“松赞干布,还不见过杜大人?”
话落,那少年朝着杜如晦躬身一礼。
“学生松赞干布,见过杜大人。”
或许是为官日久,杜如晦甚是爱才,更是礼贤下士。
连忙扶起少年,笑着询问。
“刚听你所言,似是心中已有对策,不妨说来听听。”
“让在场的前辈,替你参详参详!”
话音一落,在场的官员,齐声应好。
十分亲切地鼓舞着少年,期待他的说辞。
听着耳畔的夸赞,面对如此多的大人物。
松赞干布丝毫不怯场,十分得体地朝周围拱拱手。
“学生听王上说过,当初前隋立国之初。”
“曾让西域诸国,入朝拜见,以表臣服。”
“想必这是你们汉人所说的,万国来朝。”
“学生记得,当初西域诸国,尊那前隋君王为圣人可汗。”
“这个名头,可否与泰山封禅相比?”
此话一出,在场众官员齐齐附和,盛赞少年的妙计。
杜如晦看着周围官员的狂欢,心中虽不是很赞同。
王国来朝,四夷臣服,如今对于陛下也只是锦上添花。
比起泰山封禅,还是差一个档次。
但转念一想,目前确实没有合适的礼物相送。
对于众位官员讨好陛下的心思,也不便点破。
赞成地点点头,继续询问。
“不知可有合适的名头,盖过那圣人可汗,尊称陛下。”
松赞干布思索片刻,一字一顿道。
“传言陛下乃神仙中人,又有创就盛世之功。”
“尊陛下为成吉思汗,取天赐、最为强大之意。”
“不知是否妥当?”
听到成吉思汗几字,杜如晦心中一震,口中喃喃。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
虽不知晓其具体的含义,但一听便很配陛下。
比起什么圣人可汗,更加贴合神秘而伟大的陛下。
“好尊称!本官现在便起奏表!”
“稍后,诸位与本官一起,联名上表!”
此话一出,车厢中瞬间一片应和之声,热闹异常。
就这样,开往神都新城的列车上,一片热闹景象。
一封注定留名青史的奏表,随着列车。
与怀着忐忑与期待心情的官员,一同开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