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村长有些欲言又止,想了一想,等他们的娃儿进了村学,也一样会知道。
“而且娃儿们还能勤工俭学,虽然挣得不多,但也是一个进项。”
“勤工俭学?”
“嗯,就是让娃儿们帮忙干点活,挣点工钱?”
四人这么听,还是不太能理解,特别是任里正,他家两个孙儿在镇上读书,也没听过什么勤工俭学,更没听说过什么干活挣工钱,他家的两个孙儿一到干活的时候,就会嚷嚷要回屋内看书,干活?那是不可能的。
雄才大毕竟是在镇上做小生意的,倒是想到了学徒,一些手艺人会招一些学徒学艺和帮忙干活,可是学徒没出师之前,也是没工钱领的,倒是对勤工俭学来了点兴趣。
“这过日子的,总得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说读书识字这事。村里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有些人家砸锅卖铁地送娃儿来上学,我们这几家刚到桃村,一切从头开始。就说那地里的事,也需要在开春前将地全都翻了,就想着,不如让学堂里的学生闲暇时帮忙一下,这样既不耽误他们的学习,又能让他们挣点钱帮补一下。”
“这勤工俭学只招学堂的学生吗?”
“你们也知道,这农活,做多一点少做一点,有时差别不大,主要还是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饭吃。我们也没有家财万贯,主要还是怜惜娃儿们读书不容易,才想的法子,既能鼓励大家多读书,又不至于掏空家里的银钱,他们干点活,知道挣钱不容易,也能花更多的心思在学习上。”
四人听了,不管心底里怎么想的,面上还是都夸何秀才和李老头大善。
不管怎么样,任里正来桃村一趟,倒是坚定地支持两儿子将孙儿送过桃村来,既然心底做了决定,又问起上学时间。
任里正的住的村子离桃村差不多十里地,他走过来都约莫要大半个时辰,娃儿年纪小,步子小,就要花更多的时间,而且这村与村之间,有大段的小路,途经山林,等开春后万物复苏,蛇虫这些算是常见的,运气不好,甚至可能还会有其他野兽,让他们天天这么往返,他也担心。
对这种住得远的学生,何秀才还是十分的有经验,前厅隔壁的厢房可以当学子宿舍用。
坐在一边的李正如一直听着大人们的谈话,有个模糊的想法一闪而过。
牛氏祭完神两日后,学生们也要回学堂上课了。
过个春节回来的第一课是随堂小测,村学又新来了五个学生,其中两个是里正家的。
任里正回去后,本想劝说将家里几个要读书的全送到桃村的学堂,但在大儿和大儿媳的哭闹中,甚至大儿媳放话了,要是家里不送她儿去镇上的学堂,她就回娘家也是村长家借钱也要送她俩儿到镇上的学堂,总之他大儿一家都瞧不上桃村的学堂。
最后他实在没办法,总不能真让大儿媳闹到同村的村长那去吧,那他的老脸就全都要丢光了。
虽然任老大一家子都看不起桃村,但任老二和任老三则是欢天喜地地在第二天就从阿母那取了银钱领着娃儿到桃村拜师入学了。
任老二家的任凌柏过了年就已经十二岁了,任老三家的任凌青又小一岁,也有十一岁。
两小孩虽然没有上学,可任里正也是识字的,闲时倒是有给家里的孙儿启蒙认字,但毕竟不是先生,也就东教一个字西教一个字,最常用的就是拿着花名册的人名教他们。
不过,即使是只认名字,也够用了,拜师之时,何秀才随便考究一下他们,便对他们的水平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的来说,比起桃村这些完全两眼抓瞎的娃儿来说,里正家的这两个孙儿完胜了。
在傍晚时分,雄才大三人急匆匆地从镇上带回三个男娃。
三男娃也是略识一点字,在第二天随堂小测后,根据各人的识字水平,将两个班的学生重新调整了一下。
开学没几日,很快就到了立春。
立春一过,阳气上升,天气变暖,万物复苏。
立春这天,何李两家的娃们都收到同学们带给他们的春盘、田艾籺、春饼等立春吃食,都感到十分的新奇有趣。
其中乙班又以李正星最受欢迎,收到的吃食最多,其次是李正如,再其次是何子君。
李正星年龄最大,识字多,画画又利害,而且还有耐心,班里的男娃女娃都喜欢她,在班上,李正星说是学生,其实担的是何秀才助手的职能,在何秀才不在的时候,带着班上的同学们读书识字。
而李正如,人小鬼大,虽然经常写错字,但其他人也不知道。班上其他同学只知道她虽然字写得不如她阿姐漂亮,但识字多,什么都懂,大道理一条又一条的,还有很多他们听都没听过的各种故事传说。
至于何子君,那是先生家的孙女,自然也是顶顶厉害的。
李正如吃着同学们给他们带的吃食,才知道,原来立春在这个时候,也是一个正经的节日,是要做这么多东西吃的。
有家人手巧的,还给他们带了用泥捏的小泥牛,说这是春牛,送春牛给他们这叫送春。
咬着同学们送的春饼,李正如含糊地问,那下一个节日是什么?
“过几天就到上元节了。”
上元节?李正如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对,对,再过几天就是正月十五了。
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
将嘴里的吃食嚼完咽下后,李正如才又发问。
“那你们这上元节有什么玩的吗?”
“村里没有哦。听说镇上的有游龙灯、猜灯谜这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