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也想让孩子好好上学,可是我家五个孩子,我一个会计工资就四十多万一个月,别看活儿轻松,体面,可是工资真的不高啊。”
“我们家现在就四个人在上学,加上最小的玉豹,就是五个人上学了,四十多万7个人花,真的有点不够啊。”
“而且这段时间粮食的价格起起伏伏的,虽然稍微有一点稳定了,可是其他的油盐酱醋和布匹的价格都不低啊。”
“我们家这也是硬撑着过日子,本来我还想的是玉丹今年15了,不让她继续读书了,给她找个工作干,以补贴家用的。”
“可是她的成绩也确实是好,明年就要上高中了,我实在不忍心啊,咱们家就这一个上大学的苗子,一方面是光宗耀祖,一方面又是家庭困难。”
“这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所以我在想你既然刚说了有困难找学校,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闫埠贵正琢磨着今天学校说的政策呢,这边袁建声又站了出来,也是叹了一口气,朝闫埠贵打听情况。
“老闫,我们家跟钱家差不多,都是人口多,除了老大今年参军走了,还有6个孩子在上学呢。”
“每个月我50多万的工资,要养活6个孩子,还有我们两口子,再给上我们家老头一个月5万的养老钱,实在没钱啊,真的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
“本来我们家的袁久菊今年都不想让她读书了,有初中文凭也够了,可是她大哥参军走了,就是为了让她能上学,咱也不能拦着啊。你说这都是孩子,哪能偏心呢?”
“可是继续读下去实在有些困难啊,久强明年也要上高中了,到时候学费又会上涨一大截,所以我现在就很头疼,毕竟除了高中也没地方去啊。”
“一些技术中学倒是不要钱,可是也就学个基础,还不如进厂去呢。”
(这里说明一下,现在是49年,话没有专门的中专,大专,中专类的学校要在这次通知之后才会陆续成立,用来补充各企业技术工人的,以前没有,而且大学大部分还是文科,只有教育调整之后才大范围转向理科。后来的中专都是新成立的,当然也有民国时期的一些工业学校,后来被改成中专,质量都是参差不齐的,50年初才大范围增加师资力量。)
得,院儿平时就很羡慕他们这些家里人口多的家庭,可是家庭压力也确实是大,又让人羡慕不起来,天天算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尤其是袁家,总不能自己的小妹妹都能上过高中还当红党,当过老师的,到了自家女儿就不能读书吧,这老头子那也说不过去啊。
虽然有不少人对于袁家不管男女,只要能读书读供着有点微词,可是人家自家的事,别人也不拦着。
于是所有人都看着闫埠贵,打算看他咋说。